南丹讯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苏宏流 莫景斌)盛夏时节,群山环抱中的南丹县六寨镇雅陇村林木葱茏、山花烂漫、百鸟欢歌。通过多年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这个曾经“山林砍光、水土流光、姑娘跑光”的穷山村,变成“山绿了、水清了、土肥了、民富了”的绿色生态家园。
在南丹,还有众多“雅陇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上人为破坏,该县岩溶地区面积一度达到3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90%;石漠化面积10万公顷,占岩溶面积28%。近年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理念,坚持规划为先、精准为要、民生为本的治理措施,从石漠化的困扰之中突围出来,找到一条“百姓富、社会和、生态美”的石漠化片区治理路子。
截至今年6月,南丹已完成治理岩溶面积520平方公里,完成98.5%;治理石漠化面积156平方公里,完成96.3%。在治理区内建设了24个县、乡核桃示范基地,总面积3.8万亩;县级猕猴桃示范基地3个,面积5000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共赢。
规划为先,解决项目布局。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区域内农、林、水、土、田及村庄现状调查,深入分析治理存在的生态问题与经济社会的关系,编制完成《南丹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2011-2016实施方案》《南丹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十三五”建设规划》,确定治理框架内容,并申报实施。同时,该县把该项工作作为“石漠化片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核心战略,纳入全县“十三五”发展规划,上升为全县战略加以推进。
精准为要,解决治理问题。根据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确保治理效果。一是综合治理:以小流域为区域单位进行综合规划,对山、水、田、林、路等进行系统综合治理,形成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实现标本兼治。二是分类治理:对林地中的石漠化土地,实行封山育林,进行补植补造,禁止采伐,使植被逐渐得到恢复;对耕地中的石漠化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核桃、中药材等产业,减少水土流失;对潜在石漠化的地块,采取坡改梯措施,防止其向石漠化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完成植被管护147.1公顷,封山育林32.4公顷,人工造林615.5公顷,人工种草58.46公顷,棚圈建设1.18万平方米。三是开发治理:整合资金,将石漠化治理与特色产业开发相结合,利用石缝间土地资源发展核桃和猕猴桃产业;与现代农业开发相结合,连片实施芒场镇农业示范区内田间道、水利设施、河道治理、旅游绿道等工程建设。
民生为本,让百姓共享治理成果。坚持走既实现生态效益又能帮助群众脱贫增收的多赢路子,以群众增产增收为核心,积极构建群众共享致富平台。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依托石漠化治理后的良好生态资源优势创业,带动周边群众致富。2013年起,扶持中堡乡中堡村13户养殖户按标准建设牛舍,当年饲养出栏黄牛80头,每户纯收入8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如今,中堡黄牛年产值达600万元。扶持和培育协会、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不断促进农村生产方式向更加有利于生态建设的方向转变,拓宽农民致富途径,维护生态绿色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