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蒙启鹏参加滩面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项目开工仪式
世界客家文化城项目是广西远辰客家文化城投资有限公司斥资60多亿,在陆川投资建设的集文化体验、温泉度假、康疗养生、商务会议以及品质居住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旅游地产项目。项目计划占地面积2900亩,总建筑面积逾180万平方米。到2016年底,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图为项目已建成的展示中心一角
近年来,陆川县大力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其中橘红种植面积5万多亩。图潘展东县长视察绿丰橘红种植基地
2013年以来,陆川县认真落实广西、广东两省区联手共治九洲江的战略部署,深入开展九洲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九洲江水体水质持续改善,被列入国家“跨省区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图为九洲江“十里河画”景区一角
“十二五”以来,陆川县的农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广西唯一的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县生猪调出大县。图为陆川县优质高产水稻米场示范基地剪影
陆川县隶属广西玉林市,地处桂东南,毗邻广东,北接岭南都会玉林,东连北流市,南与广东廉江、化州市为邻,西与博白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551平方公里,辖14个镇、15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109.38万人,是广西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县。陆川县是广西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之一,曾先后被认定为玉柴工程机械制造基地、中国铁锅之都,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广西唯一的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2007—2016年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11年荣获广西“生态文明示范县”称号,2013年荣获广西“森林县城”称号。2016年,陆川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03亿元,同比增长6.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3.08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财政收入14.41亿元,同比增长8.0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319元,同比增长9%;全县实现减贫人口60829人,是全区脱贫人口最多的县,贫困发生率由10.14%下降到2.94%,顺利通过自治区核验和国家第三方评估,如期实现脱贫摘帽;九洲江水质全年保持三类水标准,超额完成水质达标10个月的任务。2016年陆川县获评为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在全球经济持续走低的情况下,陆川县的经济社会建设能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与陆川县全面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分不开的。2016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陆川县继续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实施“一城一地一支点”发展战略,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增后劲”,走出了一条全面转型发展之路。
补扶贫短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6年陆川被自治区确定为首批脱贫摘帽之一,成为全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县上下认识到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是联系紧密、相辅相成的,只有把这两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县域经济的提质增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才能确保全面脱贫见成果、县域经济上台阶。在这一过程中,陆川县把产业扶贫作为主攻方向,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县域经济得到转型。一是实施“一户一产业”脱贫攻坚活动。全县出资1988.7万元,支持每户贫困户1000元产业扶持资金,鼓励贫困户发展年内见效的“短平快”产业,让贫困户通过自身的努力脱贫致富。二是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以贫困户为基础、以村为单位,在154个行政村成立了农村合作组织,整合资金,对32个脱贫摘帽村每村给予20万元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组织,让其发展特色产业尽快脱贫致富。三是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县财政安排了2000万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和200万元贴息,支持开展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助精准扶贫摘帽攻坚加速推进。目前,全县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15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64家、家庭农场58家,带动农户加盟特色产业种植6万多户,极大地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四是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陆川县结合脱贫攻坚累计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8588.63万元,共实施扶贫基础设施项目783个,其中实现村屯道路硬化327.042公里。这些基础设施的改善,极大优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
补生态短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2013年以来,陆川县紧抓两广联手共治九洲江和九洲江治理纳入国家跨省区流域生态补偿试点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发展理念,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扎实推进九洲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3年来,陆川县累计整治流域内的涉水企业43家;累计清拆九洲江两岸200米禁养区范围内养殖场1200家,清拆面积约36万平方米,拨付补偿资金1.39亿元。推动超过200家养殖场标准化升级改造,畜禽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工作效果凸显。流域内建成了沙坡、乌石、良田等9个污水处理厂和马坡、乌石、温泉、沙坡、大桥、横山等6个垃圾中转站,完成了2500座农村沼气池、48个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项目建设。县城区新建污水管网27公里、新建18个污水直排口截污。启动了秦镜、陆选、石夹、六潘等4座水库工程建设。二是持续开展造林绿化工程。2016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8.73%。县城区荣获“广西森林县城”称号,谢鲁山庄荣获“广西森林村庄”、九龙山庄荣获“广西森林单位园区”称号。三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6年,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率和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0%;全县有1个行政村获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示范村;有5个村屯获评为 “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绿色村屯;有4名保洁员获评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模范保洁员。通过大刀阔斧地治理,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2016年,陆川县城区的污水处理率达到91.2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51天。全县地表水质达到或好于三类水体比例达到1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4782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07%。
补农业短板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陆川县在《广西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农产品主产区,是广西的农业大县,但长期以来,陆川县的农业生产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还存在着基础薄弱、龙头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短板。为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近年来尤其是“十三五”以来陆川县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和玉林市的决策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突出位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全局,充分发挥了亚热带资源和区域优势,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2016年全县共发展优质水稻种植56万亩,特色中药材种植14万亩,优质水果种植21万亩,蔬菜13万亩。形成了田龙村韭菜、塘寨村葡萄、谢鲁村淮山、永平村、新山村橘红、龙化村中草药材、三善村果蔗、桥鲁村柑橘等一批特色种植专业村。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养殖。陆川县是全国养猪大县,连续10年获得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奖,2016年全县生猪存栏量126万头,发达的生猪养殖业促进了县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尤其是九洲江的生态环境治理造成了巨大压力。为彻底解决九洲江养殖污染问题,实现九洲江长治久安和县域经济的新发展。陆川县创新治理模式,把生态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养殖产业转型升级,与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投资15亿元,规划建设了集生态养殖、污染处理、冷链、仓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陆川猪生态循环产业园项目。通过生态循环产业园的建设,对全流域生猪养殖实施前段规划、过程管控、末端处理一体化,做好控量和减排文章,做到标本兼治,既解决了九洲江的污染问题,又促进了生猪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三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陆川县共在全县14个镇创建了23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自治区级示范区2个、市级4个、县级示范区3个、乡级示范区14个,总面积3万多亩,辐射面积达9万多亩。示范区的创建为吸引社会投资创造了条件,目前已有君丰农业、金田园农业、丰兄农业等30多农业企业参与示范区建设,累计投入社会资本5亿多元。在抓好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陆川县着力培育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全县现有专业合作社78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自治区级示范社30家,市级示范社46家。现有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32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3家。
强化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园区提高了工业化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结构。“十二五”以来,陆川县深入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大会战,全县规划建设了北部、龙豪、南部三大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7.34平方公里。2016年,全县三大园区工业总产值达322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税收6.6亿元,同比增长17.8%;园区工业项目实际投资额达27.56亿元,当年引进项目合同投资额达20.3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1.66亿元,园区累计开发面积3.59万亩,占园区规划总面积的50.6%;其中当年新增开发面积3616亩,占园区规划总面积的5.1%。园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园区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4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1.32%。
新型城镇化建设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在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陆川县注重发挥好城市建设的牵引作用,通过打造区域性新兴城市,带动全县产业、资金、政策、项目、人员等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发展,加快把陆川建设成为产业兴旺、民生幸福、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区域性新兴城市。为此,陆川县持续开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先后完成松鹤公园、远辰大道、金惠风雨桥、温泉大道外立面改造、百镇示范工程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中浩地王大厦、世客城、锦源物流城、教育集中区、东环路扩建、妇幼保健院等一批在建新型城镇化项目也在积极推进,大城市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全县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35.72%提高到2016年的45%。全县建制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24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59平方米。被列为自治区城镇化示范县。大桥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成为玉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大交通建设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
陆川县南通广东湛江,区位优越,但这些年因为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没有一级公路,成为了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瓶颈”不打破,发展难以持续。为此,陆川县紧扣“修高速、通动车、二改一”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筑“通江达海”的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目前陆川 县正在倾全县之力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玉林至湛江高速公路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开工建设倒计时。北流清湾经陆川至浦北高速公路项目正加快做好各项前期工作。马坡至陆川“二改一”公路已全面启动征拆工作。陆川动车站站场改造已全面施工建设,站房改造正加快完善方案,争取今年底建成并开通动车。岑溪南渡至陆川二级公路陆川段正抓紧加快推进项目征地拆迁收尾工作和建设施工。清湖至浦北石埇二级公路正配合加快完善前期工作和推进后续征地拆迁准备工作。乌石经谢鲁山庄至良塘二级公路已动工,正加快推进征地拆迁工作。
尽管通过转型升级,陆川县的生态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实现生态经济强县目标打了坚实基础,但是陆川县在推进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压力大。陆川县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大项目尤其是优势产业项目较少,县域经济拉动力不足等,全县的发展仍然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在新形势下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赶超跨越压力较大。二是九洲江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重。受生猪养殖、生产生活和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水影响,加上我县具有跨省小流域、跨省库区、缺水型地区于一体的独特地理条件,九洲江流域水环境治理难度大、任务重。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三是区域经济合作层次偏低。陆川县区位优势明显,但与粤港澳台和东盟国家等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深度不够,同时服装、电子、旅游、节能环保等外向型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外向型经济规模偏小。四是自主创新发展能力不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仅为1.16%,低于国家2.1%的平均水平,企业发展创新力度不够,自主研发能力滞后,高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自主创业创新氛围尚未形成。
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未来几年,陆川县将牢牢把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自治区“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和玉林市“两城市一中心”等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陆川县作为桂东、粤西地区连接北部湾的重要通道、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的区位优势,主动适应新常态发展要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和开放合作为动力,以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转型发展为核心任务,按照发展“大生态、大产业、大县城、大交通”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 “一城一地一支点”战略,着力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着力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把陆川打造成为区域性新兴城市、生态养生乐游目的地及玉林市东向发展的战略支点,争创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