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南区]“党建+旅游” 甩掉穷帽子

 

  搞旅游赚钱,黄炎才没想到这么快就火起来。

  黄炎才曾是钦州市钦南区那丽镇殿艮村的贫困户。如今,这位昔日生活窘迫的汉子,吃上了“旅游饭”,甩掉了穷帽子。

  “这得益于那雾山景区的开发和村党支部的带动。”黄炎才说。

  殿艮村位于那雾山脚下,去年以来,钦南区多方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将这座钦北防沿海地区的名山打造成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山地运动、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景区的开发,使得各方游客纷至沓来,让山脚下包括殿艮村在内的贫困村增添了人气。黄炎才在村支书朱起胜等支部党员及致富带头人的帮助和带动下,在那雾山景区附近办起了三华李、杨梅采摘园,供游客入园采摘。

  当前正是三华李成熟季节。黄炎才告诉记者,那雾山开发建设后,前往他家三华李园采摘的游客比没开发之前多了四五倍。仅种植三华李带来的收入,就让他一家子拔掉了“穷根”。今年,三华李还没成熟,他家果园的李子就被客户预定了好几棵。

  黄炎才成功脱贫,是钦南区“党建+旅游”扶贫的一个生动事例。近年来,该区积极探索“党建+旅游扶贫+贫困户农产品销售”的“1+1+N”新模式,引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在推行这一模式过程中,该区通过“支部+党员+贫困户”的模式,让贫困村的党员致富能手分别与一户或多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在生产生活上为贫困户提供帮助,带动贫困户一同发展产业。

  那雾山脚下的那丽、殿艮等村是那丽镇的贫困大村,共有贫困人口472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7%左右,周边还有充包、芦获竹等贫困村。2016年以来,那丽镇党委依托那雾山森林公园开发建设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景区带村”“旅游+农户”“旅游带动农产品销售”等模式,让周边农户积极参与三华李、杨梅等特色农业种植,使旅游扶贫重点村成为致富的家园、游客的乐园。

  事实上,三华李不仅是那丽镇的一项特色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在殿艮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三华李,全村种植面积400多亩,总产值达1200万元。该村通过党建引领,把乡村旅游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旅游产业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以“旅游+扶贫”的形式,带动村民通过发展旅游实现脱贫致富。

  “‘党建+旅游’的扶贫模式,将农村变为景区,将农户转变为旅游从业者,将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旅游扶贫正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钦南区委组织部部长黄杰辉说。

  有着“钦江后花园”之称的钦南区久隆镇黎屋村委王海村是自治区“乡村建设”示范村,但此前,该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一类贫困村,道路坑坑洼洼,房屋破旧不堪,村容村貌较差。

  近年来,王海村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乡村旅游”模式,逐步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并先后引进钦州市源丰农业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参与王海扶贫产业园生产经营,成立了钦南区众禾种养专业合作社,让土鸡蛋、无公害蔬菜、台湾麻竹笋等土特产“借路出山”。

  “以前王海村蔬菜种植只能小打小闹,现在已经注册‘泉叶’无公害农产品商标,不仅打出了名声,还为村民带来了效益。”王海村村民阙家赞说,今年由王海村党员及致富带头人组织发展的近30亩蔬菜产业种植已喜获丰收,实现了年收入近30万元,带动村里10户贫困户参与种植。“如今村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500元。”

  而得益于“党建扶贫兴旅游”长效机制的推行,钦南区重点将那雾塘、黎屋、高明等10个贫困村打造成为特色旅游村屯,建设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或旅游带,形成以点带面、点面连线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今年1至5月,该区共接待游客213.22万人次,同比增长7.8%;旅游综合消费25.08亿元,同比增长8.9%。(广西日报记者 张冠年 通讯员 黎东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