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优化产业结构 激发致富动力

  武鸣区近年来围绕农民收入倍增主题,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领广大农民紧跟市场发展产业,发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去年,武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30元,增长10%。

  入股公司 贫困户领到分红

  近日,一辆大货车驶入位于武鸣区锣圩镇的广西富胜农牧有限公司,52岁的潘寿江和其他人一起忙开了。当天,该养牛企业销售了120头种牛。

  潘寿江说:“到现在我已得分红2000元。”去年,经过锣圩镇政府与广西富胜农牧有限公司洽谈,由农村信用社给清凤村15户贫困户贷款5万元/户,贫困户入股该企业,成为企业股东,按入股资金的8%享受分红。依托这家企业,这些贫困户增加了收入。潘寿江是入股的贫困户之一。

  武鸣区两新组织党工委协调爱心非公企业为贫困户捐助5万多元扶贫基金,并将这笔款项入股到仙湖镇渌雅村鸿宝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发展养鸭,至今这9户股东已领到两次分红。

  武鸣区注重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合作社以年均50多家递增,目前达到300多家。在去年脱贫攻坚战中,指导成立农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56个,引进29家农业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目前有40家农业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认定为城区扶贫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通过认定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引导金融机构重点支持,依托扶贫龙头企业覆盖带动贫困农户,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流转土地 收租上班两不误

  武鸣把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作为破解“三农”工作、优化农业结构的突破口。截至目前流转农村土地32万多亩,涉及农户6万多户,这些农户每年都可以获得租金收入。

  土地流转之后,将农田向规模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和无公害农业集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农民从事有组织的产业化经营。目前,全城区承包2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业主有274个,有150个经营业主连片流转面积12.548万亩,新建40个村级流转服务站,初步形成了香蕉、甘蔗、果蔬、畜牧、水产、花卉六大农业产业。流转土地后的农民除了有租金,一部分人经过培训后到附近企业打工,增加了收入。

  宁武镇东王村有土地10300多亩,土地流转8300多亩,占总面积80%。该村农户之前种植木薯等农作物,收入不理想,流转土地后,村民收入越来越高,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目前全村村民拥有小车108部,每天小车穿梭在乡道上,成为一道新风景。

  触网创业 武鸣特产网上卖

  城区双桥镇杨李村是个水果大村,每年水果丰收时,村里50多名青年水果电商在网上卖沃柑、茂谷柑、皇帝桔等水果超过30万斤。

  武鸣农特产品资源丰富,“互联网+”强势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武鸣明确农村电商发展“城区—镇—村屯”三级构架,实施城区电商服务门户网站、电商服务中心和镇级、村屯电商服务站点及电商创客孵化示范村屯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通过“重培训增共识”、“重引导造氛围”,点燃农村电商“燎原之火”。并突出地方品牌特色,引导企业投入1000万元建设2000平方米的“中国壮乡电商创客孵化城”,搭建融资担保、电子商务、信息共享、咨询服务、政策支持、培训学习六大服务平台,组织本土电商创客、厂商、合作社负责人、种养大户、党员示范户和群众创业群体入驻创业。扎实建设中国“壮乡网圩”电商服务网站平台、镇村屯三级电商服务站点和“村村送”、“村货淘”等农村电商项目,为村民提供村货上行、网货下村、物流配送、创业培训和信息、技术、项目、资金、保险等服务。建立电商行业协会,组织动员13个乡镇500多名农业企业、合作社、种养基地、电商企业和电商创客加入,收集建立100多个武鸣特色物产名录,组织“店小二”们全网大展销,加快打造“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武鸣区从事电商的农民有1300多人。为加快推进城区电子商务发展,今年武鸣区出台政策,今后3年,城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00万元作为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方海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