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文化派对”催热土司古城

民间绝技大比拼活动见闻

 

 

  斗牛争霸赛现场人山人海。蓝德龙/摄

  乡土味浓郁的土司乐舞表演。记者 蒙进煌/摄

  在风光奇特的红水河河面上,一场精彩的独竹漂绝技比赛正在进行;在古色古香的莫土司衙署里,一幅幅精美如画的壮锦吸引游客驻足欣赏;在春意盎然的生态蓝莓园内,一个个新奇绝妙的节目引起阵阵喝彩声……2月19日至3月3日,忻城县举行“土司古城·浪漫忻城——民间绝技大比拼”系列活动,央视第七频道《乡村大世界》栏目全程录制这场壮族文化“大派对”。

  这座历经千年风雨的土司古城,通过数百个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绝技绝活展演,向外界展示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民族风情以及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奋力推进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新成就。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大比拼活动,展示忻城的独特魅力,吸引各地游客前来观赏游玩,领略忻城壮乡不一样的美、不一样的情。”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说,这将进一步提升“土司古城·浪漫忻城”旅游品牌,推动特色文化旅游快速发展,实现“文化搭台、旅游拉动、经济唱戏”。今年1-2月,该县接待游客40.3万人次,同比增长15.7%;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6.2%。

  A

  土司乐舞高潮迭起

  3月3日,在马泗乡蓝莓山庄的露天舞台上,伴随着雄浑、凝重的配乐,土司乐舞的本土演员们隆重登场。别致的服饰、高超的技艺、娴熟的动作、默契的配合,赢得台下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喝彩,演出高潮迭起。

  “土司乐舞登上中央电视台了!家乡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在这么大的舞台得到展示,我为家乡感到自豪。”担任群众演员的樊云华兴奋地说。

  节目录制现场,土司乐舞、本土民谣、山歌、绝技、桑蚕行业能手竞技等,让场内外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不少观众表示,此次演出是民间艺术和土司文化的美妙结合,是难得的“文化大餐”。

  其实,早在2月19日,这场壮族文化“大派对”就拉开了帷幕。土制红糖、独竹漂、斗牛等活动,莫土司衙署、薰衣草庄园、红水河景区、神秘湖、蓝莓庄园、森林公园、土司后花园、翠屏山公园等景点,珍珠糯玉米、五色糯米饭、血肠、油馍等美食以及百香果、蓝莓、蚕丝被、乳鸽酒等农副产品悉数登场,给海内外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B

  民间赛事趣味纷呈

  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为“龙抬头”的日子。当天,城关镇六华村古香屯举行一系列农耕文化节活动,吸引2万余群众到现场观看。

  当地举办慰劳春牛、开耕仪式、舞狮表演和牛王争霸等民间文化活动,以庆祝春耕生产的到来。

  在一系列活动中,当地尤其注重打造“赛事忻城”这一名片,以“赛事+旅游”吸引游客。牛王争霸活动给游客留下了惊险刺激的观感。

  比赛现场,两头牛在“训导师”的训导下,立即冲向对方,牛角撞击声“嘚嘚”作响,现场的观众也屏住了呼吸,期待“牛王”产生。

  3月1日,在红渡镇六纳村风光奇特的红水河河面上,一场以当地群众为主角的赛事也擂响战鼓——独竹漂比赛。

  独竹漂俗称划竹竿,表演者赤足站立于一根直径大约15厘米,长约8米的楠竹上,分别进行“乘风破浪”、倒退、转身、绕弯、换竿等绝技。

  比赛现场,呐喊声喧天,当地男女选手个个身手敏捷,在江面上奋力前划,力争上游,游客称赞为“稀奇绝技”。

  C

  传统工艺韵味无穷

  城关镇黄金村是忻城土制红糖的主要生产地。2月25日,在黄金村新塘屯一家小工厂里,工人现场为游客演示土制红糖制作全过程,榨汁、赶水、出糖、打沙、成型等,历经10多道工序,土制红糖才算熬制出来。

  “我们的红糖是纯甘蔗水制作出来的,没有添加剂,销量一直很好。我们想通过媒体宣传,让忻城红糖远销全国。”工人罗秋林说。

  据介绍,以前只有过年时当地群众才舍得拿红糖出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平常都喝红糖水。红糖有益气补血、健脾暖胃、滋补养颜的作用,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该村生产的姜糖,还有玫瑰花味的,特别受上班族喜爱,产品旺销全国,供不应求。

  织锦,也是忻城传统工艺之一。其色彩艳丽,纹样多为菱形,结构严谨而富于变化,具有浓艳粗犷之美。忻城传统工艺传承展示馆负责人蓝培文是织锦工艺的“坚守者”。

  “当初,家人对我说,这是女人的活儿。”蓝培文说,大家都劝他放弃这门年轻人不爱学的手艺,但是他看到其中价值,“现在我们这里,最年轻的‘织娘’都有50多岁了。如果年轻人不学,将来怕是要失传。”

  所以,他与表哥梁恒源二人在街上建了展示馆,还一边收集老“织娘”的手工作品在馆里展卖。他发现,随着当地旅游的兴旺,游客对织锦也日渐感兴趣。他把壮锦融入现代生活,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比如,在衣服上织上一段壮锦,或是在水杯上套一段壮锦,作为饰物和点缀。

  下一步,他打算组织“织娘”到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地方,教会年轻人这门手艺。

  D

  文化旅游醉了游人

  “神奇的自然山水、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是忻城文化旅游的三张名片。”县长李朝晖说,把忻城的特色文化旅游推向更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吃上旅游饭,发旅游财,实现脱贫致富,是推旅游、攻扶贫的最终目的。

  据介绍,2016年,忻城紧紧围绕“旅游兴县”战略,重点推进“攻扶贫、强石材、推旅游、建新区”四大工作,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创新“农业+旅游”“赛事+旅游”“文化+旅游”“扶贫+旅游”“生态+旅游”模式,打响了“土司古城·浪漫忻城”旅游品牌。

  据统计,2016年,忻城共接待游客310.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旅游总收入23.02亿元,同比增长21.3%,有效带动乡村食宿、农业观光等项目快速发展,间接增加就业人数5500多人,脱贫3200多人。

  今年是忻城实现脱贫摘帽和“富民强县”的关键一年。该县将继续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城建塑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重点围绕“1234”工作思路(“1”是抓好重大项目建设,“2”是打好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两大会战,“3”是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三大生态环境,“4”是抓好“攻扶贫、强石材、推旅游、建新区”四大重点工作),全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旅游城市。

  “本次民间绝技大比拼活动,共邀请了中央电视台、广西日报等近20家知名媒体近百名记者进行多角度宣传报道,让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向全国展示忻城的独特魅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蓝昭平说。

  三月的壮乡,百花争艳,歌舞飞扬,万民同欢;如今的忻城,就像山歌唱的那样“山美水美醉游人,美食美酒留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