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凌云讯(通讯员 陈强 黄元荣)“贷款5万元,分红得4000元,自己管理10多亩茶园,老伴在合作社做工,够日常开支,2016年我们肯定是脱贫的了!”1月23日,在凌云县九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基地采访时,贫困户杨云花向记者算账。
凌云县九龙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携手广西凌云正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致力发展有机茶。也是凌云打造“公司+合作社+农户”脱贫致富的示范点,合作社有无公害茶园4500亩,年产鲜叶180万斤,其中有机茶园1128亩,社员的茶叶按照合作社的要求管理和采摘后,由合作社保价收购;年产干茶300吨、产值2000多万元,拥有社员108户,其中档立卡贫困户77户,目前已有20多户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带资入股、固定分红”模式增收脱贫。杨云花老伴身体太好,又不方便出远门务工,没资金没技术,之前杨云花一家对脱贫没有底气,如今有管护茶园、合作社务工和分红等收入,2016年如愿脱贫,致富也有了方向。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其中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石山区占近40%,是国家级贫困县。2016年年初,通过精准识别,全县有53个贫困村、11325户48078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1.9%。连日来,走访了凌云县部分乡镇和村屯,该县“以金融扶贫为引擎·激活脱贫内生动力”的创新模式,引起笔者的关注。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金融的“盲区”。身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凌云,坚持不懈抓扶贫一直是当地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之一。为彻底改变过去“给钱给物,打卡到户”的帮扶机制,实现精准扶贫到精准脱贫,该县采取了一系列金融扶贫新举措,激活脱贫内生动力。
泗城镇陇雅村陇推屯吴长华,8年前因一场车祸,使原本美满的家庭转眼债台高筑;随后加两个孩子上学的各种费用,之后就连家里日常开支都供不上了。一筹莫展之际,2016年初吴长华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天来给他的妻子刘彩堂作担保,让刘彩堂加入农村互助资金社,当即获得50000元贷款,并投入到村里的铁皮石斛合作社,解决了她在合作社做工;就这样合作社一方面立即给她每年10000元分红,另外每月按时给她发4000多元的工资,从而有效解决了她爱人的医药费用、家庭日常开支等问题。之后,刘彩堂通过贷款滚动,在村发展开了小卖部。“如今,刨掉利息,我家每年有七八万元的收入,彻底翻了身。”刘彩堂笑呵呵地说。
该县以百色建设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实验示范区,以及国开行广西分行对口帮扶凌云为契机,积极探索政策性金融扶贫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为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一方面是建好县、乡两级扶贫投融资平台,筹集更多的资金投入精准扶贫项目,在用好用活中央、自治区、百色市金融扶贫改革政策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建设扶贫开发综合示范区,并加大示范区建设的投入,实现金融扶贫示范区与产业扶贫示范区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贫困村、贫困户信用等级评定,采取财政、金融、社会投资的方式组建凌云扶贫产业基金,形成对脱贫攻坚的集束投入,打造发展提速、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凌云“扶贫模块”,打造凌云精准扶贫升级版。下甲镇平怀村通过金融扶贫对接产业,不断探寻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模式,兴起桑蚕养殖、豚狸养殖、山羊养殖场等多样化的产业成功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了该县脱贫致富的一个标杆。
同时,该县相续出台了《凌云县扶贫贴息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扶贫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撬动相关金融机构扶贫贷款的积极性,切实为全县贫困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小微企业、规上和限上企业,解决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据统计,截止2016年10月,全县完成贫困户授信10463户,占应授信贫困户数的115.48%;累计发放贷款3075户1.63亿元。2016年第一批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委托经营分红到贫困户为829户,发放金额为136.04万元,极大坚定了全县脱贫摘帽的信心和决心。伶站瑶族乡那留村围绕“金融扶贫+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发动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托资源优势发展鸭子养殖;通过成立“养鸭合作社”、建立“养鸭示范基地”抱团发展生态鸭养殖,2016年带动了6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鸭实现脱贫;值得一提的是,那留村2016年也实现了摘帽。“金融扶贫好政策,我们奔康有盼头。”贫困户李荣得、龚仕伦、黎军汉接受笔者采访时信心满满地说。
此外,该县还在8个乡镇设立了便民服务网点,在平怀、陇雅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设立了个金融便民服务终端,不断扩大了金融服务网点的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