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县]“3+X”模式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蛋糕”

  西林11月14日讯(通讯员韦忠纯)今年以来,西林县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可行的发展形式,推行“3+x”发展模式,把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做大做强,又强化措施分好“蛋糕”,真正让人民群众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和成果。

  “3”即指该县采用的三种主流模式:资产盘活模式、服务创收模式、异地发展模式,“x”主要指鼓励各村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其他模式,如租赁集体资源、组团劳务输出、入股分红等。目前,全县共有86个行政村(社区)已落实村集体经济项目,占行政村(社区)总数的88.6%,特别是创新打造的贫困村集体经济创业园,预计可为每个贫困村每年带来1.5万元以上的稳定收入。

  变废为宝,推行资产盘活模式。将集体所有的林地、水面、荒坡荒地等闲置资产,进行合理再开发再利用,使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包袱”为财富,变存量为增量,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如该县的那佐乡坝盆村由村“两委”负责牵头,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等形式把丢荒的土地租给村里种养大户进行经营,种植沙糖桔、烟叶和养殖牛羊等,所得经营收入和土地租金按一定比例分归个人和村集体,实现个人和集体互利共赢。目前,该基地已引导村里21户农户种植沙糖桔52亩,19户种烟大户种植烟叶400多亩,完成了28座烤烟房、6个烟叶育苗棚,烤烟产量达1000担,产值120万元。按总产值1%划归集体计算,仅烤烟一项今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创收1.2万元。

  扩大收益,推行服务创收模式。在旅游、观光资源丰富的乡村,由村集体创办农家乐、餐馆、停车场、钓鱼台、休闲娱乐场所等经济实体,通过提供游玩前、中、后服务,从中获得一定的管理费和服务费,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如该县的马蚌镇那扛村,原本属于天生桥水电站的淹没区,水电站关闸蓄水后,那扛村党支部抓住时下兴起的垂钓热潮,整合村集体土地修建了坝桑服务码头,建起供游人使用的停车场和钓鱼台,大力发展水上旅游产业,使坝桑码头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活动场地。目前,其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2万多人,可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00多万元,其中,仅停车场的停车费、服务费按5%的比例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实现收入1万元以上。而旅游业的发展,更促进了当地配套服务业和库区养鱼产业发展,眼下全村共有网箱866箱、浮房27个,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仅此一项可实现全村人均增收近1万元,走出了一条库区移民群众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突破制约,推行异地发展模式。贫困村就地发展集体经济制约的因素很多,西林县针对这一难题,决定采取“异地发展集体经济”的模式,通过整合资金,在县城集中建设41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创业园,有效解决了资金分散、就地发展集体经济做不大、管理松散、效益发挥不明显等各种弊端。这一做法得到了自治区的肯定和通报表扬。目前,全县共在园区内为41个贫困村落实店铺面积约820平米,间隔成41个门面,每个门面约20平米,由企业为其招商引资寻找承租者,租金归贫困村集体(村委会)所有。按照目前市场商铺出租收入1.6万-2万元/间/年,该地段预计商铺出租价格预测为1.5万元/间/年,41个贫困村集体经营收入共计61.5万元,投资回报率将达到7.5%,确保了全县4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有稳定来源。

  多管齐下,推行“X”模式。实行多种经营,仍然目前是村级集体经济最普遍的经营方式。针对大部分乡、村的集体经济规模较小,经济总量不大的现实,该县积极鼓励这些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独立自主地发展多种模式,搞活集体资产经营,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增加集体收入。例如八达镇那卡村发展壮大养猪产业,养殖场地通过由贫困户提供土地,采取“土地入股”的方式来解决,村集体则按照5%的比例持有合作社股份,通过年底分红的方式来实现村集体有经济收入的目标。目前加入合作社的群众已达27户,以养殖200头母猪为例,每年可以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000-10000元以上;八达村坡皿村积极引进广西红谷农业投资集团投资,对该村原有的生猪养殖集中区进行改造升级,以“出租给专业合作社经营”的方式,每年收取1万元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古障镇的央革村、水头村、者黑村等3个村则是依靠土地征用,通过村租用或承包土地的方式,年收入在5000-10000元;足别乡央龙村集体购买40只种羊作为扶贫产业,以利润三七分成的形式发包给贫困户饲养,群众可得七成利润,剩下的三成作为村集体收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