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红浪风光。 (黄羽 摄)
马山黑山羊。
壮族打扁担。
弄拉生态风景区。
壮族会鼓。
诗画小都百。
吃黑山羊,玩乡村游,感受民俗,每年的这个时候,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总会格外引人瞩目。记者了解到,由马山县委、县政府、市旅发委和市文新广局共同主办的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第十届文化旅游美食节将于11月5日至8日与2016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在马山县同期举行。
本次活动将地方文化旅游节庆与国际专业赛事融合在一起举办,并积极开展系列扶贫公益活动,充分体现“体育+旅游+扶贫+发展”的宗旨,是本届节会最突出的特点和亮点。届时,大家不但可以观看激烈的山地马拉松比赛,还可以游览美丽乡村,体验民俗文化,品尝生态美食,享受祥寿马山。
首次推出“一赛一节”特色品牌
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美食节的成功举办,马山的生态旅游品牌、民族文化元素和原生态特色美食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中国弄拉”、世界十大名洞之一的金伦洞、山水映农家·诗画小都百、农耕原乡·风情三甲、古朗瑶乡金银花公园及养生休闲宝地水锦大峡谷等景区景点,都会让游客流连忘返。马山“文化三宝”——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和壮族打扁担分别列入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多次在国内外展演,让人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到震撼和陶醉。马山黑山羊菜系被国际自然医学会推荐为“绿色长寿食品”,还有马山红水河鱼菜系、里当土鸡、永州豆腐和旱藕粉等原生态美食,会让游客唇齿留香、回味无穷。此外,马山县在节会期间隆重推出的马山品牌形象标识、节会吉祥物“黑黑”和马山精神等,更加提升了马山生态旅游品牌的知名度。
今年,将地方文化旅游节庆与国际专业赛事融合在一起举办,不仅有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更有利于马山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推动马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据了解,比赛期间,将举行“嗨唱山野音乐会”暨颁奖晚会、“马拉松山地露营派对”、“奔跑创意集市”和“扶贫公益行动在奔跑”等系列配套活动。特别是“扶贫公益行动在奔跑”活动,通过引入慈善企业助力奔跑和举办“共筑梦想·爱在马山”扶贫慈善晚会,将节赛活动提升到公益新高度,升华了赛事内涵,强化了赛事影响力。
目前,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第十届文化旅游美食节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中,预计全部筹备工作将于5日前完成。
首次举办国际体育赛事
首届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之所以选择在马山举办,主要在于马山境内生态环境良好、山地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独特,是开展户外运动和休闲活动的极佳场所,特别是赛事具体举办地——马山环弄拉生态旅游区有“喀斯特地貌区的香格里拉”之美誉,地形富有变化和挑战,森林覆盖率高,十分有利于开展山地马拉松等户外运动。
马山县首次与广西华奥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承办本次国际体育赛事。主、承办方积极探索“体育+(健康+扶贫+公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通过国际专业赛事与地方文化旅游节庆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带动相关领域产业的发展,同时加快广西、南宁和马山与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全面助力马山打赢脱贫攻坚战。
记者从活动筹委会获悉,2016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各项筹备情况已经全面完成,报名参加本次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有1001名,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58岁,来自马来西亚、美国、法国等16个国家的23名国际选手和35名国内顶级跑者将参加此次比赛。本次比赛设有全程、半程和迷你马拉松三大竞技项目,比赛赛道设在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内,赛道经过弄拉景区、灵阳寺、古郎屯(金银花基地)、古寨瑶乡(古寨民俗文化广场)和黑山羊文化生态园等,总长42公里。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达8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平均达3万个。而且,旅游区地形极富变化和挑战,赛道由碎石土路、山路与硬化路面组成,全程马拉松累计爬升1101米,对参赛者体能和技能要求很高,充满竞技挑战。比赛线路沿途经过弄拉景区、古寨瑶族乡、椿草地、月亮湖、金银花公园、黑山羊文化生态园等多处风光宜人的景区,沿路山青、林密、洞幽、水秀,村落自然景致优美,民族风情浓郁,特别是迷你马拉松赛全程在弄拉景区内进行,将给选手带来愉悦的赛事体验。
本土特色农耕文化亮相
马山不仅有着优美而独特的自然风光,民间民俗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获得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会鼓之乡”等称号,还是“中国黑山羊之乡”,绿色健康的黑山羊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旅游具有优越的资源禀赋。
近年来,马山县依托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农耕文化。此次活动的开幕式演出上,大家将能欣赏到由马山本地文艺队表演的原生态的、极具乡土气息的、最能体现农耕文化的民俗文艺节目。除开幕式文艺演出以外,还将举办姑娘江欢歌——2016马山民俗风情之夜,集中展示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等“马山三宝”,并让来宾和游客互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感受马山生态旅游和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
推出系列地方特色美食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物种资源以及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造就了马山独特的美食文化。为了让广大游客更方便更好地品尝马山特色美食,体验马山饮食文化,今年马山县还特地推出了马山特色美食手册,收罗了各种各样的马山特色风味美食及“攻略”地点,从精美菜式到特色小吃,从高档酒店到街边摊点一网打尽。
在本次活动中,马山特色美食街和农特民俗产品展将继续在马山县城人民广场举行,游客可以一站式感受马山美食盛宴,尽享马山味道。届时马山黑山羊、金钗红水河鱼、永州三宝、周鹿香牛、马山“三道饮”等一系列马山特色风味美食将一一呈现。
打造环弄拉生态旅游品牌
环弄拉生态旅游区涉及白山、古零、古寨、加方4个乡镇的38个行政村(社区),总面积660平方公里,覆盖人口21.7万人,森林覆盖率达81%。马山县以优良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大景区概念和生态系统原理为指导构建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在内容上注重做好具有马山资源优势的生态养生、运动休闲和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文章,以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一体化建设和“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建设。
在规划上注重整合资源,从以行政区为主转变成以资源区为主,针对市场特点,重组调整现有的旅游资源格局,寻求最佳资源配置,突出特色,优势互补,组合推出跨越行政区的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进一步丰富区域旅游内涵,形成“聚集效应”。如以古零乔老河为中心的上马二级路“一河两岸”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带,以古寨本立村为起点往加方新联村经局仲月亮山、莲花山至古零里民湖的生态养生旅游观光带等,均涉及多个乡镇。
为继续深入打造环弄拉生态旅游品牌,本次活动将结合山地马拉松赛,在赛事举办所涉及的白山、古零、古寨、加方4个乡镇开展民俗旅游表演活动,会鼓、扁担舞、打榔等民俗风情表演将牢牢锁住游客的眼球。
全力推进旅游产业扶贫
马山县始终把旅游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引擎来抓,在立足马山县扶贫开发工作实际中,充分利用“弄拉模式”“小都百模式”“古朗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决打赢旅游扶贫脱贫攻坚战。今年前三季度,马山县国内游客人数235.24万人,同比增长67.28%,国内旅游消费14.51亿元,同比增长23.31%。
马山县在抓好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产村互动,农旅融合”的思路在全县11乡镇开展县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和乡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建成县级生态综合示范村11个。这些示范点已经成为马山县乡村旅游热点和脱贫致富示范点,带动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编制出台《“十三五”马山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旅游景区详规,积极推进中国弄拉、水锦顺庄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通过项目带动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如古零镇的“弄拉模式”,就是农民自愿以自己的山林、耕地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成立弄拉旅游合作社,走“农户+合作社+金融+旅游”的脱贫发展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弄拉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5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1965元,实现了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除弄拉之外,马山县很多乡镇村屯也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生态和文化资源,打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旅游热点。在古寨瑶族乡本立村古朗屯,当地大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金银花和竹子种植,并成立了山银花合作社,建厂生产金银花茶,迅速带动群众走上致富路。古寨乡还依托古朗屯举办金银花节,开展“唱、赏、采、品、种”金银花等活动,每年都吸引游客数万人,销售农特产品总额数十万元。
乐平村水锦屯拥有优美的峡谷等风光,一到周末就有很多驴友自驾前来观光、露营。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旅游开发企业的投资。为此,村民们成立了合作社,和企业共同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发展农业休闲旅游。
狠抓旅游宣传推广,不断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马山县依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等6张国家级名片的强大号召力,确定了“生态休闲养生”的旅游形象主题及“鼓乡歌海,祥寿马山”的旅游宣传口号。打造了“中国农耕大舞”大型商演节目,舞台版已在去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舞台上演出;打造了“欢雅娜·马山景秀”旅游商演节目和“马山声音”—壮族会鼓表演精品;“绿城南宁·马上大”精品旅游线路和“马上来”桂中壮瑶风情旅游精品线路品牌进一步打响。
策划开展“2016年南宁·马山月月生态旅游节”活动。由11个乡镇结合各自的实际和特色,依次举办形式不同的活动,宣传推介当地旅游资源,吸引更多游客到马山观光。目前已有10个乡镇举办了活动,共吸纳游客55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1.1亿元,有效地促进农户增收。11月5日,中国—东盟山地马拉松赛(马山站)和马山文化旅游美食节将在马山县同时举行,马山县积极引导赛事与扶贫工作相结合,在节会期间开展系列扶贫公益活动,多措并举促进扶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通过“一赛一节”努力实现“体育+健康+扶贫”的目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由马山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