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讯 (记者/谢彩文)一年前尚不知微生物为何“物”、益生菌有何“益”,现在不仅100%养殖业主懂得、而且70%以上畜禽吃上了益生菌发酵饲料,成为全区生态养殖覆盖面最大的县份。
事情发生在养殖大县兴业。去年8月之前,兴业县养殖污染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引起自治区领导关注。如何解决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矛盾?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兴业县党委、政府将此作为重中之重,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由引导变主导,从根本上抓起,从源头上治理,以“微生物+”为核心全面推进生态养殖。
在全县年出栏80万头猪和1亿羽鸡中,温氏、扬翔、春茂三家龙头企业及其加盟场户占据大头,三家企业的饲料厂都竞相研发益生菌饲料——有的把玉米、大豆粉碎后,先添加益生菌发酵再上生产线;有的在饲料完成制粒后,“喷涂”益生菌再下生产线;有的在原料搅拌混合时,将益生菌按比例添加进去发酵。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与龙头企业携手合作,广泛宣传、大力推广使用益生菌饲料。同时,大量引进区内外益生菌专业厂商,鼓励小散养殖户在自制自配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发酵,取代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添加。截至今年8月,短短一年时间,全县采用益生菌饲料喂养的猪和鸡,比例双双超过七成,覆盖率全区第一。现在,使用益生菌饲料,在兴业县已经成为新增养殖场的准入门槛。
县里还从财政拿出专款,大力推进畜禽栏舍革新,并对使用益生菌饲料给予奖励。新建栏舍、旧栏改造在财政补贴激励下,纷纷建设“高架网床”或“低架网床”,生猪从进栏到出栏全程不用冲洗,从源头根除了污水。这些先行一步者普遍一举四得:省水省料省人工,粪尿无臭零排污,提质增产增效益,停止使用抗生素。在今年猪价造好的形势下,出栏两批甚至一批猪即可收回栏舍投资。在示范带动和市场行情的双重激励下,许多没有申请到政府补贴的养殖户,干脆不等、不靠、不要,自行全额筹资进行栏舍革新。
大平山镇陈村是养猪专业村,一年前栏舍都建在村内宅旁,粪尿臭气熏人、污水横流。去年8月起整治污染,政府组织全村41个养猪户成立合作社,由财政补贴一半资金,在村外兴建一个养猪小区,一步到位采用“微生物+高架网床”模式,吸纳所有散户出村进小区集中养猪,周边还配套建设生态果园、生态菜园,就近消化猪粪发酵转化而成的生物肥。如今,人畜分离后的陈村环境焕然一新,村内村外再也看不到粪污,闻不到粪臭。
党委、政府强力推进生态养殖,使兴业县短短一年间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将其做法概括为“政府主导,业主主体,龙头带动,市场驱动”,表示这一经验值得各地借鉴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