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县]“两学一做”助推经济发展奔小康

  田林讯 田林县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找准“学”与“做”的结合点,瞄准全年经济工作目标不放松,深入实施党建带动、绿色崛起、两区三带“三大战略”,实现了党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融互动,相互推进的新局面。

  精准施学,厚植党建根基强堡垒。该县把2016年作为“党性修养提升年”,在学习的主体上突出“众”,在“三会一课”的设置上强调“精”,在组织的形式上体现“活”,在学习的效果上注重“实”。一是把学习教育与县委第十四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开展脱贫摘帽、产业发展、教育提升、基层设施建设“四大攻坚战”的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教育转化为推进工作,加快发展的动力。二是狠抓党的自身建设。通过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推行党务公开等制度,全面落实党委集体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党委(党组)工作运行机制。三是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的切入点,按照“四讲四有”标尺,各级领导班子从自身做起,以上率下,自觉接受监督。四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每个党员晒出问题、整改、责任“三清单一承诺”,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兑现解决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础设施、环保等热点难点问题,迅速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列出整改清单,群众满意度得到全面提升。

  精准帮扶,吹响先锋引领集结号。 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转化为脱贫攻坚,服务经济发展的实际行动,创新了“双联四定”模式:在职党员与脱贫对象结对;在职党员与服务产业联对;定服务方式,定服务时间,定服务菜单,定服务目标。一是县四家班子领导重心下移,深入到联系乡镇、村、屯开展精准帮扶,把学习教育作为衡量帮扶的标尺,每个领导负责3户贫困户,并分别与贫困户签订“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责任书492份。二是深化“结一联五”、“千名党员下基层,结对帮扶见真情”活动。县直机关193个党组织与168个村(社区)党支部精准结对,193个支部书记与168个村党支部书记“手拉手”,475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495名村“两委”干部建立爱心卡,4449名党员与4929户贫困户结“亲戚”,做到脱贫不脱全勾。三是力推“5+5”模式增活力。采取“机关+农村”、“支部+社区”、“书记+贫困户”、“党员+产业”、“党建指导员+企业”非常“5+5”精准帮扶模式,真正做到领导到村、干部到屯、党员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打出了一套精准帮扶“组合拳”。

  精准攻坚,实现脱贫摘帽奔小康。一是把“两学一做”与“抓党建、促脱贫”相结合。2016年全县脱贫任务为整村脱贫23个村,4329户17995人。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约1.1亿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679个。为尽快帮助群众摘掉贫困帽子,改变生活环境,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现已完成群众搬迁意愿申请9134户38935人。二是大力实施脱贫摘帽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八个一批”的脱贫路径,全面开展“双承诺、双认定、双确认”工作;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金融扶贫、生态扶贫、教育扶贫、社会扶贫等“十大工程”,构建扶贫工作大格局;明确任务书、倒排时间表,制定考核办法,分3年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摘帽任务。三是切实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对照贫困村脱贫出列“十一有一低于”的标准,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施68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点推进村屯道路通达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网络宽带连接工程。确保2018年68个贫困村实现村村有硬化道路,有稳定住房,有水喝,有电用,有公共服务设施、宽带网络,有电视看,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四是切实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推进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扶贫龙头企业,长中短搭配,种养工结合,实现68个贫困村每一个村有一个优势产业、贫困户每户有一项增收项目,增加贫困群众经营性收入。

  精准项目,推动经济建设促发展。一是扎实推进新型经济发展先行区、特色城镇发展突破区、生态建设引领区、民生共享示范区、民族团结和谐模范区“五区建设”。二是把“两学一做”与深化项目服务相结合,扎实推进各项重点项目建设。2016年统筹推进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44个,年内计划总投资31.3亿元,上半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7亿元,完成市下达全年目标任务的53.5%,同比增长20.1%,全县重大项目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三是建设桂黔(田林)经济合作园区,努力发展成为100亿元产值以上的自治区级A类工业园区,实施“双十工程”,逐步打造“木材精深加工、林浆纸一体化、木本油料、蔗糖、笋竹、食品加工、中草药加工、水产畜禽加工、能源、矿冶”产值十亿元的产业,形成工业发展新支柱。四是打造农林畜发展示范基地,切实推进全县芒果、油茶、甘蔗、八渡笋、中草药、用材林、珍贵树种等7个20万亩高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建设牛、羊、水产养殖等示范区;加大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力度,每个乡镇要有一个以上300~500亩连片的示范基地,扩大特色农林畜产品规模。五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按照“一区三线”的布局,以岑王老山、万吉山、利周河谷、定安小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山水旅游、民俗旅游、休闲旅游,争创一家以上3A级旅游景区,构建旅游发展新格局。 □杨秀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