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壮大特色产业助推精准脱贫

引导扶持 提升品牌 提高效益

   8月4日上午,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加司村东山屯韦柳在他的生态鹅养殖基地里给2000多只鹅苗喂水,每到晚上还要播放音乐,让鹅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给鹅苗放音乐,主要是避免外界突发噪音如汽车喇叭声、打雷声等给鹅苗带来的惊吓而互相挤压踩踏”,韦柳说出了其中的道理。韦柳去年开始养鹅,每三个多月可以卖一批,每只鹅约有60元的利润,仅靠养鹅这项活路就给带来不少的收入。今年,在政府和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帮扶项目的支持下,建立了生态鹅养殖基地,成立了脱贫互助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该村93户贫困户一起抱团闯脱贫致富路。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大化县党委、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按照山村、地域、峒场的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扶贫产业,通过选准产业“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等齐头并进,形成了强力助推精准脱贫的新动力。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重点推进,发展主导产业”原则,该县16个乡镇结合各地资源禀赋,不断调整和优化贫困山区养殖业区域布局,选择贫困地区的优势特色水产畜禽品种作为养殖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大化镇上旗村32户贫困户自行组织成立了“龙景园沃甘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沃甘300亩,葡萄园50多亩,预计产值100多万元;乙圩乡共发展库区水面养鱼8000亩,网箱1288多箱,实现群众人均纯收入增加125元;六也乡种植桑园达3024亩,山葡萄种植达3285亩,建立野生山葡萄示范园6个。

  该县推进“特色种养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快贫困地区特色养殖业转型升级。该县先后建设了5个无公害养殖基地,“大化大头鱼”成功取得农业部准予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此外,该县已建成县级核桃种植示范基地1.02万亩,村级示范基地118个、面积2.08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7.08万亩,水果种植总面积达4.8万亩,吸纳3000余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目前,备受市场青睐的七百弄鸡正在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截止7月28日,全县已落实养殖七百弄鸡任务数44.623万羽,落实发展食用菌任务数101.4万棒。

  该县引导和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入驻贫困村开办养殖场和养殖基地,指导贫困村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能人+贫困户”等模式,使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以强带弱、强弱组合的形式带动贫困村发展优势特色养殖,推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岩滩镇六说村黄郑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山羊70多只,黑猪、土花猪200多头,土鸡近1000只,带动贫困户7户36人创业;古河乡弄发村群众以土地流转方式,连片种植130亩百香果,2016年预计产值120万元;共和乡建成了蔬菜大棚33个和53个旱地莲藕池,带动114户贫困户427人发展生产。

  开展技能培训和技术服务,提高贫困户养殖创业就业技能。该县编印和发放养殖技术资料,为贫困户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提供帮助。充分发挥水产畜牧兽医系统的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以及基层乡镇兽医站的作用,组织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专题培训和进行现场指导,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支撑。上半年,全县开展各种实用技能150期,参训农民1.8万余人,发放资料2.2万多份,培养中等专业实用人才100人。(覃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