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持续打造,资源县县城面积实现翻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丹霞生态园林城魅力彰显。
资源县委书记韦绍艺(前排左三)在调研城市规划设计,严要求、高标准推进宜居宜游宜业新城建设。
县委副书记、代县长谭玉成(前排左三)在两水苗族乡调研指导旅游扶贫工作。
▲6.38万亩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资源红提实现了农业和旅游的双赢。
▲资源县围绕“旅游强县”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全县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图为有“中国最佳漂流胜地”称号的五排河景区漂流火爆。
▲资源县是华南最大的夏秋西红柿种植基地,西红柿和红提两大亿元富民产业双双入选2014年广西名牌产品。
▲广西首个高山风电场——资源县金紫山风电场的建成运营,创造了广西风电新纪元。
▲资源县全力推进区级重点项目资兴高速公路的建设,打通旅游经济发展大通道。
▲资源县倾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先后建成了文化长廊、民族体育馆、双龙体育场等十大文化体育设施。
在全面开启“十三五”发展新征程的关键时刻,资源县胜利召开第十三次党代会,吹响了在新征程上建设“幸福资源”的嘹亮号角……
自该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资源县紧紧扭住科学发展不放松,紧紧抓住被列入国家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的重大机遇,有效应对经济持续下行带来的种种挑战,着力构建资源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幸福感越来越强……资源县委、县政府创造性开展工作,“精彩之笔”迭出,成就亮点纷呈。
□记者陈娟 通讯员唐文政 马宏富 舒小芩
巍巍老山界,清清资江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队伍曾从这里走过。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凝聚了资源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根植于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深厚土地,伴随着城乡前行的强劲步伐,资源县党的组织建设得到长足发展。
在资源县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回眸过去的五年,我们欣喜地看到:资源县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跨越赶超,全面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平安的和谐资源,五年来,资源县党的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显示出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过去五年是资源县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发展最快的五年,尽管历尽艰难险阻,但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亮点频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十二次党代会之后,资源县始终紧扣加快发展主题不放松,按照“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
一路走来,我们听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统筹发展”的铿锵之音,更收获了一个个丰硕的果实:
——— 地区生产总值由24.52亿元增加到49.23亿元,年均增长12.1%;
——— 财政收入由1.38亿元增加到2.74亿元,年均增长14.7%;
——— 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4.66亿元,年均增长27.0%;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9亿元增加到10.56亿元,年均增长12.1%;
———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5832元增加到25076元,年均增长9.7%;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358元增长到8140元,年均增长13.3%。
创新载体唱响主旋律助推项目建设发展特色产业
盛夏时节,资源县一派生机盎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宛如一股清风,使党员干部深受鼓舞,干劲十足。
过去五年,资源县上下按照上级部署,结合实际,不断创新载体,持续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党内各项学习教育,特别是该县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创新推出“三个一”征求意见法、“个十百千万”主题活动,一周内两次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该县通过开展各项党员教育实践学习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了党性观念,改进了工作作风,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同时,资源县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把农村基层一线、项目建设一线、征地拆迁一线、信访维稳一线、乡村建设一线等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主阵地,搭建了“美丽资源”乡村建设、“百个城乡组织结对、千名机关干部入村”、“当好小组长、实干建新村”、“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先锋引领发展,党旗红遍山城”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平台,通过选派干部驻点服务、驻村帮扶,让干部在深入基层、美化乡村、推进项目、服务群众中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做好新形势群众工作的本领。
“我就是党员、我就是先锋、我就是资源的建设者!”这是响彻在资江河畔的最强音。资源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创新实施“七个一”项目建设机制,强化项目督查考核,推动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五年间,全县累计争取项目资金50余亿元,引进和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185项,总投资达212亿元。五年间,该县完成了县城风貌改造、文化长廊、生态风雨桥、民族体育馆、双龙体育场、城北江心岛、县城亮化绿化等一大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县城面积从过去不足3平方公里增加到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比“十一五”末提高5个百分点,成功打造中峰镇城镇化示范乡镇和车田、两水、河口3个少数民族风情小镇。近年来该县每年实施的重大项目均在20个以上,全县各个项目工程建设在热火朝天的“赶、争、创”中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与此同时,资源县委还把各项党的教育活动和党建工作,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基础和根本,立足区位、资源、生态等优势,大力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了产业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特色农业方面,建立了以红提、西红柿、猕猴桃、中草药、竹鼠、冷水鱼等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全县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8万亩。五年间,全县农业总产值从9.17亿元增加到16.33亿元,增长78.1%,年均增长12.2%。
特色工业方面,紧抓“园区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三大重点,推动工业发展壮大。五年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4.6亿元,建成投产企业24家,总产值达40多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5%以上;投资10亿元率先建成广西首个风电场——— 金紫山风电场。共引进清洁能源、石材开发、矿产品加工、农林产品加工、冶炼等工业项目37个,总投资达44.86亿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15.88亿元增加到50.09亿元,年均增长25.8%。
特色旅游方面,修编完成了《资源县重点旅游片区规划》、《资源县乡村旅游规划》等规划。累计投入资金7.38亿元,完成了天门山极限观光索道、悬空玻璃观景平台、八角寨和五排河景区改造提升等多项工程。成功引进并实施八角寨5A级景区提升、隆翔航空旅游、大福空间智慧旅游等一批大型综合休闲旅游项目,总投资达72.5亿元。五年间,全县旅游接待人数由61.55万人次增加到518.49万人次,年均增长53.1%;旅游总收入由3.45亿元增加到31.79亿元,年均增长55.9%。
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打造坚强堡垒增添发展动力活力
选什么人、用什么人,是旗帜和导向的问题。
资源县委深刻认识到,只有立足于制度选人用人,建立民主选人用人的科学机制,通过公开、平等的竞争,才能持久地保证更多的优秀干部源源不断涌现,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
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的5年来,资源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大力选拔人品正、干实事、真爬坡、敢破难的干部,使基层干部受关注、年轻干部受锻炼、优秀干部受重用。同时,该县着力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干部到清华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广西干部学院等地学习培训,邀请清华大学刘书林教授、武汉大学陈国清教授、国家林业局气候办常务副主任、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等72名知名教授、专家、学者,举办各类知识专题讲座72场次,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
平坦宽阔的村寨水泥路,颇具民族特色的村委会大楼、敞亮整洁的农家书屋……走进资源县河口瑶族乡葱坪村,如果不是再次来到这里,很难想像,仅时隔一年多,这个在自治区、桂林市“挂了号”的软弱涣散村,通过一系列“硬动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由“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华丽蜕变。
而这一切得益于资源县大力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活动。
过去,葱坪村党组织一盘散沙,村“两委”班子工作不在状态,大局观念不强。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活动中,选出了村民所盼的新村党组织“领头羊”,通过抓班子建设、建组织阵地、带产业发展、为民生服务等系列措施,该村一跃成为资源县少数民族地区“品牌”党建“带头人”。“以前,我们来村里办事很难找到人,现在换了村干部,变化大了,村‘两委’的门好进了、人好找了、事好办了!”随着一桩桩好事、实事的办成,村民们由衷地发出感叹。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盖楼房必须先将基础打牢,基层组织建设更是如此。资源县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为中心工作来抓,2014年起,大力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活动,通过构建新平台,创新实举措,把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工作纳入全县党建工作“一盘棋”抓到实处,围绕“整顿一个、见效一个、提升一个”的目标,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转化提升、晋位升级。全县7个农村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经过“一领三带”的整顿后,一跃成为“先进”,迸发出全新的正能量。
此外,资源县还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村级地域界限,结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开展的“百日攻坚”大行动,以各种组织形式和产业链条为依托,全面改进和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着力构建“产业型”、“企业型”、“行业型”党组织,建成“车田苗族乡西红柿种植服务党支部”、“老山界种养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等8个党组织,有效地拓展了党组织的覆盖面。
资源县委还创新基层组织建设新方法,通过对村干部实施科学有效的绩效考评,激励村干创先争优。从2012年起,资源县财政每年拿出人均400元/月、共124万余元的财政专项资金,对全县260名全额村干实施绩效奖励;2013年开始,该县将绩效考评范围拓展延伸到半额村干部、村“两委”委员和村民小组长,打造村干激励链条,每年拿出财政专项资金290余万元。科学公正的考评、经济杠杆的支撑,村干部队伍建设迸发生机,实现了“活”组织建设、“富”农村发展、“出”长效机制的创建目标,村干绩效考评考出“正能量”。
资源县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5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村“两委”、党群理事会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美丽资源”乡村建设,创建了车田湾、大源、八坊等22个精品党建示范点,打造出大湾、金江、官田、大源等多个市级“魅力新农村”,完成了65个自治区级村屯绿化建设示范点和965个一般村屯绿化点建设任务。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40亿民生资金打造资源人幸福家园
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园更美,生活更幸福呢?
“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资源县委顺应群众新期盼,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0亿元,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办成了一系列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实事,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和获得感不断攀升。
在同一片蓝天下,让孩子们享受均衡的教育。资源县作为一个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国家级扶贫县,仍投入1.2亿元在广西率先实行免费普及高中教育,全面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8.97万平方米,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76.92%,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9%。
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85.0%,农村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99.5%,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综合参保率达98.5%。
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五年新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44个,村级篮球场60余个,村级农家书屋建设实现全覆盖。晓锦新石器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河灯节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苗族山歌调、瑶族山歌调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去5年,资源县先后在843个村屯开展新农村建设,累计建设普惠制新村137个,硬化道路1800余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100余盏,受益群众12万余人。21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完成,全县贫困人口由6.06万人减少到2.81万人,累计减少3.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8.2%下降到17.8%。
该县为破解长期制约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瓶颈,把本没列入广西“十二五”交通开工建设计划的全长83公里、总投资93.6亿元的资兴高速,经过多方争取由该县主动招商并开工建设,并实现征地拆迁、签约开工建设最快,创造了中铁建和广西高速公路建设的历史,资源县“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五年间,该县累计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38亿元,是“十一五”同期投资6.54亿元的21.1倍,新增等级公路80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815.6公里。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资源县生态意识、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山清水秀生态美”品牌优势更加彰显,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美丽资源”乡村建设成效明显,“清洁乡村”建设被评为广西一类县,该县的中峰镇大庄田村老王家、资源镇修睦村上捉、车田苗族乡石山底、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李洞、河口瑶族乡葱坪村江水等村屯荣获“2015年度广西‘绿色村屯’”称号;生态环境整治卓有成效,一批非法采砂采矿、电炸毒鱼、盗伐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查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全面加强,全县森林覆盖率由75.24%增加到79.21%,提高3.97个百分点,银竹老山资源冷杉自然保护区顺利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荣获“中国最佳生态保护县域”荣誉称号。
资源县城乡居民高兴地看到,天还是一样蓝、山还是一样绿、水还是一样清,但县城变美了,就连偏远的山村也换了模样,而在迈向更加幸福更加美丽的道路上,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力量,这就是飘扬的党旗。
吹响科学发展号角奏响绿色崛起强音开启五年决胜同步小康新征程
回首“十二五”,辉煌成就成过往;放眼“十三五”,光明新篇章已经开启。承载18万资源儿女的美好愿景,资源县第十三次党代会如期召开,吹响了在新征程上建设“幸福资源”的嘹亮号角。
展望“十三五”,资源县提出了努力实现“一高于两翻番六突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高于”即经济增速高于全区全市平均水平;“两翻番”即到202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比2015年翻一番;“六突破”即在县域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管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生活改善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未来五年,资源县将按照“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强县”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为主线,以旅游业为龙头,以精准脱贫为着力点,立足“生态”优势,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城乡建设、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五大任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在新的起点上开创资源发展新局面,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对于资源来说,实现与全国同步小康,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绿色崛起之路,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增添发展动力和活力。
——— 坚持绿色发展基调,做强生态特色产业
优先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将资源县打造成一个功能完善、配套齐全、自成体系的旅游强县;加快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强化工业主导理念,突出工业在转型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坚定不移走生态化绿色化的工业发展新路子;发展壮大生态特色农业,立足资源高海拔的气候优势和生态优势,积极做好“农产品+”文章,大力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
——— 紧扣精准脱贫目标,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实施“七个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确保到2020年,全县现行标准下2.8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县彻底摘掉贫困的帽子。
——— 突出丹霞风貌特色,打造生态魅力城乡
加快完善生态基础设施,着力建设生态特色城乡,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细管理”的原则,以建设桂北特色小城市为目标,不断加快县城建设和特色乡镇建设,把资源打造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整洁有序的桂北文化旅游特色城镇。
——— 深化生态环境治理,提升生态建设水平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抓好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要生态系统和石漠化等生态脆弱地区保护修复。
———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对民生、社会事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办好民心工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稳定绿色发展环境
适应社会加速转型的新形势,健全“县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号角已吹响,党旗在飘扬。未来五年,资源县将牢固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理念,突出抓党建促发展,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生态建设、公共服务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在“十三五”新征程上,谋小康之业、扬改革之帆、行法治之道、筑执政之基,是一场艰苦的奋斗,也是一次豪迈的进军,但我们坚信,有着党旗的指引,18万资源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资源一定能将宏伟蓝图一步一步变为美好现实。
(本版图片均由资源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