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讯(记者黄蓉 通讯员刘先春 李振杰 唐王存)近年来,伴随着全国性脱贫攻坚战役的开展,惠农扶贫领域逐渐成为腐败的重灾区。如何保障扶贫资金安全,让“救命钱”、“种子钱”落到真正需要的群众手中?对此,恭城瑶族自治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今年打出了精准保障扶贫资金安全的“组合拳”,出台扶贫开发领域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部门联动,形成网状监管,并建立项目信息大数据平台,县、乡、村三级信息公开,有效保障了扶贫资金安全,保护了群众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干部。
“县检察院负责抓好精准扶贫重点环节的重点预防,针对农村干部职务犯罪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加大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打击与预防力度。与此同时,扶贫部门和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把预防职务犯罪作为全县惠农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工作统筹,形成工作合力。”恭城县委主要领导说。
据悉,为顺利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该县出台《恭城瑶族自治县在扶贫开发领域中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县检察院检察长等人任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将涉及农业、项目的37个单位纳入成员单位,并由县检察院牵头开展工作。同时,还在全县9个乡镇、117个行政村建立了预防联络员机制,选聘了126人作为预防联络员。通过与乡镇、村屯的预防联动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部门之间联动、群众监督的“大预防”构架。
为保障扶贫资金安全,政府各个部门将惠农扶贫领域专项预防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与脱贫攻坚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着力构建预防信息共享大数据平台,县扶贫办、农业局等涉及扶贫部门和涉农部门,实现信息台账互联对接、共享,以便及时掌握扶贫项目资金等数据,政务公开让扶贫资金流向一目了然。
为让群众知晓各项惠农政策,由县检察院联合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水库移民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组成一支15人的宣讲团,在全县9个乡镇进行巡回宣讲,把国家惠农扶贫的政策和预防职务犯罪的法律知识带到乡镇扶贫干部、村“两委”人员身边,工作小组在较大的村屯设立宣传栏、公开举报电话,将群众关心、关注的项目名称、内容、资金、负责人等信息进行公示,将扶贫工作的动态、干部的行为纳入群众的监督之中。
“所有的惠农扶贫项目名称、数额、负责项目的部门和责任人都公示给我们,还公布了举报电话号码,让我们对项目建设更加放心。”该县恭城镇古城村村民李春林在观看本村的扶贫项目信息公示栏时如是说。
为构建专项预防工作的长效机制,该县在莲花镇、平安乡试点,实行县直部门将所有流向乡镇的项目信息公开、乡镇将所有流向行政村的项目信息公开、行政村将所有项目信息向群众公开的“三公开”制度,保障扶贫工作顺利推进,实现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惩防并举,加大惠农扶贫领域职务犯罪查办力度。在专项预防工作中,通过信件、微信等形式,受理群众举报。通过惠农扶贫领域案件流转绿色通道,迅速将案件线索移交办案部门,搜集证据展开初查。如县检察院今年在开展专项预防工作过程中接到群众举报,称西岭乡营盘村村委几位主要负责人在帮助村民向政府申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款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以方便危房改造户提前获得补助款为由,向危房改造户索取金钱。经侦查人员初步调查取证,决定对陈某某等4人以受贿罪立案侦查。后4名涉嫌违纪人员主动到纪检监察机关投案,清退了涉嫌违纪款15.04万元。据统计,在专项预防工作中获取案件线索5件,立案侦查5件5人,前期的惩防工作取得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