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春华秋实二十载 跨越发展逢东风

港北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图为港北城区新貌。梁长育/摄  

赛尔康制造有限公司近日落户贵港市港北区。图为贵港市和港北区领导见证协议签署。陆宏夏/摄  

港北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图为校园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现场。周金有/摄  

中国-东盟电动车生产基地。  

  港北区达开湖是一个以湖泊山水风光为特色的大型人工湖,因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故居而得名。图为达开湖美景。 周金有/摄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富硒水稻丰收景象。 周金有/摄  

方兴未艾的生态观光农业。 丘全东/摄  

港北辖区内贵港港口、贵港港罗泊湾港区。  

位于港北区的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春华秋实。港北区迈着坚实的步伐,历经风雨洗礼,铿锵走过了20年的建区历程。

  199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港北区随着地级贵港市的成立而诞生。建区20年来,港北区拥浔郁平原之富庶,占八桂通衢之地利,得西江开发之天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崛起,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全国科普示范县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区、自治区文明城区、全区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自治区双拥模范区、自治区林业产业发展十强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县等殊荣。

  经济总量不断跨越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年间,港北区GDP从16.2亿元增长到了172.5亿元,增长10.6倍;财政收入从0.5亿元增长到13.67亿元,增长27.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0.4亿元增长到169.01亿元,增长422.5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4亿元增长到150.59亿元,增长44.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955元增加到2.6418万元,增长6.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96元增加到1.1023万元,增长6.9倍。

  工业经济迅猛发展。1996年建区之初,工业总产值只有1.64亿元,至2015年完成工业总值143.85亿元,工业增加值26.51亿元。规划建设了自治区A类园区——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目前正将其规划调整为粤桂(贵港)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园、钢材加工贸易产业园、有色金属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三个特色“园中园”,重点发展热电联产新能源、钢材精深加工和铜精深加工等高新产业。打造了中国-东盟电动车生产基地,已有33家企业入驻生产,成为拉动经济发展新引擎。“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5.9%。至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家,其中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5家,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5家。

  现代农业成绩斐然。至2015年,新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1家、家庭农场172家,获得“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8个、“无公害产品”认证3个、富硒农产品认证2个。是广西唯一拥有两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的县区,已建立高标准农田2.5万亩。在全市率先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恒久忠益、广坤生物科技等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招商引资成绩斐然

  补齐短板扩大增量

  港北区以夯实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机制、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落地为重点,围绕新能源电动车、石墨烯新型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电子信息、旅游等产业,紧盯国内外500强、行业100强等央企、大企业集团,实施精准招商、点对点招商。20年来,共签约重大项目117个,计划总投资410.86亿元。今年1-5月,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4个,新开工建设项目12个,竣工投产项目5个。

  着力抓好招商队伍建设,抽调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区招商办和第一、二、三产业招商小分队,明确带队领导。同时,落实广东广州、广东深圳、福建厦门、北京通州、江苏丰县、山东临沂、浙江台州7个驻点招商专员,让一线招商人员充分发挥好“冲锋员”的中坚作用。

  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契机,真诚为客商提供保姆式服务,促进项目尽快落地生根。建立招商项目服务工作台账,实行紧急项目加班办、特殊项目跟踪办、重大项目领导亲自督办的服务制度,对已签约项目安排专人实行“全程式”“保姆式”“定单式”帮办服务,强力推动签约项目快建设、早达效。为古鼎香西江国际农产品物流中心、宏文集团生物炭油液气联产、大圩镇东篁村光伏发电等项目协调办理了前期工作。

  城市品位不断提升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扎实推进城乡统筹。贵港市体育中心、市中心医院等重点项目落户港北并如期建设,高铁站前广场、堤路园、两桥两路和上亿国际汽贸城等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公路总里程从建区时的183.12公里,增加到目前的583.82公里;共投入1.5亿元开展“美丽乡村”活动,全区106个村实行垃圾转运市场化运作模式,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着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龙涡瀑布旅游度假区、醉美乡村生态园和龙荟花世界等项目建设扎实推进,抓好北环生态景观廊道建设。2015年大圩镇新建村石坑屯、奇石乡奇石村河净屯荣获广西“绿色村屯”“荷城十大最美乡村”称号。成功举办了“万亩油菜·十里花海”主题油菜花节。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15年,拥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幼儿园375所,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81%。筹资新建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人饮工程、乡村道路、沼气池、移民新村等一大批惠民项目,进一步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由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城乡医疗救助体系、补充医疗体系构成人员的全民医保体系,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27107.96万元。扎实有效地开展救灾救济工作,共救助困难群众22.3万人次,下拨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2000多万元。2015年参合农民45万多人,参合率达99.56%。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历年来,以平安建设为主线,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治安防控,推进平安创建。建区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1.0313万起,调处成功9113起,调结率达88.36%,其中化解历史积案241件。

  党建工作不断创新

  组织保障能力日益提升

  港北区现有基层党组织821个,党员1.7384万人,打造了6个乡级、16个城市社区、15个行政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形成点面结合的便民服务网络。

  实现自然屯“一组两会”工作制度和组织机构“双覆盖”,成功打造荷城社区“微心愿”、夏里村“小田并大田”等32个党建示范点。全区建立“网上党支部”、微信群等网上交流服务平台209个,覆盖党员3342人,利用平台举办活动318次。

  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载春华秋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智慧的港北人民继往开来、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谱写了加快发展的辉煌乐章。回首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二十年成就不寻常,踏平坎坷成坦途。可以自豪地说,当今的港北无愧于历史,奋进的港北一定会创造更加璀璨的明天。

  (本报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港北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