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县]50亩“贫瘠地”如何变成“万元田”

  

  如今贫瘠地变成了鱼塘,村民养鱼都用青草喂。记者蒋伟华 摄

 

 

  开栏语: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伟大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目前,我市还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任务还很繁重。为此,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扶贫攻坚战,实施了精准扶贫措施,让扶贫攻坚战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山区每一个贫困人口。本报从今天开始特别开设“精准扶贫奔小康”栏目,本报记者将走遍桂林的山山水水,和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群众齐努力共奋斗,深入报道我市扶贫攻坚特别是精准扶贫上所取得的成就。敬请读者关注。

  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甲河村委长冲组是个只有32户的小村庄,几十年前,为了能吃饱肚子,他们开山引水,让河滩变成了良田,然而几十年后,由于土质变化,良田却变成了贫瘠地,村民种植的稻谷一年不如一年,如何将贫瘠地改造成了大家的心病。2014年,村里的第一书记看到这种情况后,经过项目扶持,成功地将50亩贫瘠地变成了鱼塘,一年下来每亩收入上万元。

  曾经开山凿洞引水建良田

  近日,记者来到长冲村,村子依山傍水,一股清流从高山间穿石而过,十分壮观。

  村民小组长石志军告诉记者,村里以前交通不便,山多地少,在上世纪70年代还是不能解决温饱问题。为了肚子问题,村民平时除了种植一点水稻基本没其他收入,实在日子难过就到河道里打鱼补贴家用。时间长了,村民发现河道旁边有一片沙土地,大概有几十亩,如果能将这些地利用起来种植水稻,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了,但村民又发现,每当雨季,这块地就被淹没,如果要种植东西必须要解决这个难题。

  1970年,村民决定不管怎么样都要解决水患问题,让沙土地能种上稻谷。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经过仔细测量,村民决定在村的东北方向的石山上凿一个山洞,然后筑坝让水往东北流,这样就保住了旁边的沙地不受水淹。说干就干,村民们出工出力、开山炸石,当年就开凿出一个几米高的口子,看到水哗哗地从山洞里流出来,大家说不出地开心。随后几年,每到空闲的时间,村民就继续开凿,直到1974年,终于凿出一个7米高4米宽的山洞,即使到了雨季水也淹不到沙地了。村民初步一量,竟然量出了50亩的沙土地,平均一户就可以分到一亩半,有了土地,村民开始种糯米,一年下来除了吃饭,还有剩余,沙土地终于变成了良田。

  几十年后开出来的良田变成了“贫瘠地”

  “种着种着就不行了。”石志军无奈地告诉记者,田被开出来后,村民每年每亩能收获至少七八百斤的谷子,碾成米还有五六百斤,在这大山里已经算高产了,原以为这种好事会一直延续下去,但几年前这种梦想彻底破灭了。

  “有些田甚至绝收了。”采访中,不少村民抱怨,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十年来他们发现各家各户每年的田地都在陆续减产,特别是5年前,他们发现这些田地已经开始“退化”了,产量越来越少,好点的减半,差的一两百斤甚至绝收,谷种没变,种植方式也一样,他们无法解释这种变化。有些村民只好放弃种谷子,陆续外出打工。原来的良田变成了贫瘠之地。

  贫瘠地变鱼塘,“贫瘠地”变“万元田”

  老实巴交的村民只好听天由命,2014年,事情出现了转机。村里来了市科技局的扶贫第一支书刘永洪,当他知道这种情况后,经过仔细勘察及跟村民商量后,他提出村里常年山泉水不断,而且水量大,如果将沙土地改造成鱼塘,养殖生态鱼,肯定不错,而且前期他们免费提供鱼苗和技术。方案提出后,刚开始有些村民担心,原来为了种地凿山放水,如今再把田地改造成鱼塘,这样折腾到底行不行得通?

  不过村民也没有太多选择,总不可能看到土地抛荒吧,于是村民抱着试试的态度按照标准将田地改造成了鱼塘。

  “没想到第二年就见效了。”村民开心地告诉记者,鱼塘改造好后,他们按照相关技术进行养殖,而且平时就喂食青草。第二年,有些村民就开始卖鱼,有的鱼已经长到了两三斤,一试吃,肉质十分细嫩,由于质量好,一斤鱼价格就卖到了20元,还供不应求。

  村民算了一笔账,一般一亩鱼塘放四五百条草鱼,一年长一两斤,两年长到3斤左右就可以卖,如果按3斤一条,一条鱼就可以卖70多元,也就是说两年时间一亩塘至少可以卖2万多元,如此循环养殖,平均一年一亩塘就可以赚一万元,贫瘠地变成了“万元田”。

  村民越说越兴奋,并忍不住带着记者到鱼塘转悠。记者发现,一个个鱼塘排列在山坳里,一根根水管将两边水沟里流淌着的清泉引进鱼塘,保证鱼塘24小时活水养殖。每个鱼塘里满满都是悠闲游戏的草鱼,记者想靠近观察,没想到它们十分生猛,还没走近,它们就使劲地摇晃着尾巴游开了。

  看到这种情况,村民都笑了,他们表示,现在国家政策好,除了当地党委的重视,一些扶贫项目也陆续落地到村里,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大家受惠。有了大家的关心,他们会继续努力,争取扩大规模,让养鱼成为村里的支柱和招牌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