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安县]推动产业发展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推行“N+贫困户”模式 抱团互助谋发展

  5月15日是星期天,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耀南村,联系该村的镇政府干部农德宜,一大早就来到了该村加韦屯贫困户韦景田家中,指导其建设牛舍、发展养牛项目。随后,他又前往上城屯韦焕金家中,指导其种桑养蚕。当天,他一连走访了21户贫困户,才回到自己家中。“贫困户积极投入、政府政策支持、干部全力帮扶,贫困村产业发展就有了保证,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就能进一步筑牢。”看到村民发展起脱贫产业,农德宜笑着说。

  连日来,在县、乡、村工作队员的合力帮助下,耀南村贫困群众纷纷找准了各自的产业发展项目。目前,该村新落实种桑养蚕13户48亩、养牛养羊38户363头(只),其他种养产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之中。这是全县贫困村发展产业、助力脱贫的一个缩影。

  “产业是基础。农民致富奔小康,关键还是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5月16日,县委书记黄炳峰到该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调研时再次表示。

  今年以来,都安县在贫困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租赁、作价入股、经营权托管、订单农业、技术承包服务、就地务工等产业扶贫带动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家门口就业等形式,实现农民增收脱贫。积极发展“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引导每个村至少建有一个专业合作社。今年,该县新增专业合作社37家,全县合作社达225家;大力发展“能人大户+贫困户”产业发展互助模式,倡导一个能人大户至少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通过种养、电商销售农产品方式等增收脱贫;广泛开展“科技示范户+贫困户”产业发展互助模式,每个村至少有2个以上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再就近帮扶带动10户以上贫困户,通过科学种养增收脱贫;着力推进“旅游+贫困户”产业扶贫带动模式,引导贫困户依托旅游龙头企业,从事餐饮、住宿、导游、观光康养、土特产销售等项目,以实现增收脱贫。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5月11日,南方科技报会同广西实得利农业有限公司到都安,就新型皇竹草种植项目进行调研。据了解,皇竹草是一种新型牧草,具有对土质要求不高、投资少、易管护、见效快等特点,短期内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皇竹草不仅可以加工成青饲料打包销售,同时,也可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当天,经过实地考察调研,项目专家组认为,都安地理环境和土质非常适合发展皇竹草产业,表示会进一步加快研究整理,争取使项目早日落户都安。

  能人带动产业发展。5月13日,自治区农科院和都安县扶贫办组织有关专家,到该县下坳镇隆坝村龙垒屯能人带动两性花毛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给果农培训毛葡萄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枝等管护技术,进一步提高果农管护能力,为毛葡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据悉,该示范基地由返乡大学生创建,种植两性花毛葡萄350亩,覆盖贫困农户70户。眼下,正是两性花毛葡萄陆续抽穗开花的时期,尽管毛葡萄长势良好,但由于恰逢高温多雨时节,各种病虫害易滋生蔓延。在示范基地现场,专家给农户讲解了病虫害防治、施肥培土、修剪上架等知识,并手把手作修剪管护示范。现场教学使农户进一步掌握了两性花毛葡萄栽植管护相关技术,推动了毛葡萄扶贫产业的发展。

  旅游业带动发展。5月15日,经国家旅游局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10家银行共同组织专家遴选,广西都安澄江国家湿地公园大型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广西都安地下河国家地质公园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等两个旅游项目,入选2016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其中,前者位于都安县城北部,以澄江河为主体,总面积864公顷,湿地率54.87%,公园内湿地区域具有桂中独特的喀斯特天窗和石芽景观、特色的“湿地-农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以及神秘古朴的布努瑶民族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项目计划总投资10亿元。后者涵盖地苏、东庙、大兴等乡镇,面积约175平方千米,呈“一河、百窗、千谷”的空间形态,形成一个以地下河天窗群为核心,兼具岩溶地下河与岩溶地貌遗迹、岩溶区水体景观遗迹、古生物遗迹、历史文化遗迹为一体的旅游景区。随着以上两个项目的开发建设,都安“旅游+贫困户”产业扶贫带动成效将进一步显现。 (黄鹏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