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精准施策打好脱贫攻坚战

逐户摸底找“穷根” 因户施策开“药方”

  罗城讯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该县采取精准识别、干部帮扶、因户施策等措施,着力破解“帮扶谁、谁来扶、怎么扶”等问题,确保全县如期脱贫摘帽。

  精准识别找准帮扶对象,解决“帮扶谁”的问题。早在去年7月,自治区就把罗城县四把镇棉花村作为广西新一轮精准识别的“试验田”之一。由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研室、扶贫办、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等部门10多人组成的工作队进驻棉花村,和当地县乡干部一道,为农户“打分”,并在工作中不断修改完善评分标准,力求评分结果真实反映贫困程度。棉花村的精准识别经验,很快在广西推广。去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自下而上集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该县以此为契机,选派1380名驻村工作队员,历时4个多月,对全县53878户农户家庭情况进行入户评估,完成1714个村民小组、137个行政村“两评议一公示”工作。完成22.6万人次房产信息检索,并结合自治区对农户车辆、企业经营等信息检索结果,开展了“一票否决”核验,在此基础上,对30974户、120648人进行了建档立卡信息采集工作。经过精准识别工作,目前,该县还有67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2021户83429人,找准了“穷人”。

  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解决“谁来扶”的问题。该县67个贫困村均有1名处级领导、1家县直单位挂钩联系,每个贫困村都派有驻村第一书记。并采取“6543”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即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6户、科级干部结对帮扶5户、公务员(参公)单位一般干部结对帮扶4户、事业单位一般干部职工结对帮扶3户。结对帮扶户对象确定后,广大干部积极深入结对帮扶的贫困农户家中,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商量脱贫途径,明确帮扶项目,做好“底子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同时,积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行动。

  因户施策对症下药,解决“怎么扶”的问题。该县根据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具体情况,逐村逐户想办法、找路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对有劳动力而且有土地资源的贫困家庭,积极引导贫困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毛葡萄、桑蚕、优质柑橘、糖蔗、烤烟、特色养殖等产业。对那些有劳动力而缺乏土地等资源的农户,引导他们转移就业增加收入。对居住自然环境特别差的贫困农户,纳入移民搬迁安置对象,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搬迁贫困人口2.55万人。移民搬迁后,继续做好后期扶持工作,让这些对象“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对因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贫困的,纳入医疗救助扶持对象;对因学致贫的贫困农户,通过落实教育补助政策,减轻贫困家庭负担;对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政策兜底脱贫对象。通过精准帮扶,让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让贫困村村村有特色富民产业、有合作组织、有公共服务场所、有安全饮用水、有新村新貌,20户以上的自然屯实现屯屯通水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

  该县计划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23953人,使9个贫困村“脱帽”;今后每年脱贫一批,到2019年,全县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全部“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