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强化“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观察: 攻坚脱贫的“头雁效应”

  ■核心提示

  “他真的做得很好,我想写一封感谢信给他,你能帮我修改吗?”4月15日,记者到武宣县东乡镇江村采访,那里屯65岁的村民雷庆义悄悄地提出请求。

  雷老伯说的“他”,是2014年4月从桂林医学院到江村挂任“第一书记”的俸锦迪。雷老伯说,俸锦迪帮村里做了很多好事,不但争取项目资金帮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水利渠道、饮水工程、路桥等,还带领群众发展甜玉米、水果、绿南瓜等种植。为帮助群众运送肥料,还从恭城老家开来一辆农用拖拉机,自掏腰包给贫困群众买果苗、送小孩入学等。如今,路通了,村貌改善了,村民脱贫致富了。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江村。“‘十二五’期间,武宣县有24个行政村实现脱贫,目前全县上下再掀干事创业潮,形成全民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的良好局面。”该县县委书记兰筱斌说,“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第一书记’谋其政、竭其智、展其长。”

  A“双保障”制度保证工作扎实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但给了我展示的舞台,我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这是二塘镇双桂村“第一书记”覃育的驻村感言。

  武宣县在选派村“第一书记”时,不但听取“第一书记”候选人的意见和建议,借鉴外地经验,推出“双保障”制度:通过分类培训、现场传授、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方式加强培养,保障“第一书记”能进入角色、弥补短板、成长起来;县委出台文件,实行“信息报驻村、台账记工作”量化管理,解决好“第一书记”在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保障他们安心驻村,并要求每个月驻村不少于20个工作日。

  双桂村是二塘镇的一个山旮旯村,距离县城有30公里。“双桂村原名双贵村,寓意水贵、油贵”。村党支部书记廖国飞介绍,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村民沿袭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生产生活方式,花生产量低,食用油比山外贵很多,而且不通自来水,村民靠接山上的水作饮用水,雨季时候死青蛙或山蚂蟥跟着水管流进水缸,旱季的时候则断水,水比油贵。

  双桂村的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入村后,覃育走家串户走访群众,在认真听取群众的想法和愿望后,确立“基础设施先行、产业发展成型”的帮扶思路,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修建双桂屯休闲小广场、村巷道和建设水库引洪渠,带动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双高”甘蔗和水果种植。

  发展思路明确了,群众的干劲更大了,双桂村的美好蓝图逐步浮出水面。

  B “三步走”导向保证项目精准

  山高公路烂,村穷人心散,吃粮靠救济,用钱靠贷款。传统农业产业单一,群众致富无路。曾经,武宣镇大禄村是一个“特困村”。

  该村的改变始于2014年4月。周伟平是自治区审计厅对口帮扶大禄村的“第一书记”。第一次入村,周伟平便把着力点放在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致富难。他多方争取到后盾单位帮扶资金60多万元,帮助村里修通水泥路、修补水利渠道、补助农户搞特色养殖、开办农家乐。

  后来,他又申请到扶贫专项资金、“一事一议”财政项目等项目资金4800余万元,完成“村屯通”“户户通”道路和房前屋后硬化工程、人饮工程、码头屯文体广场等建设,村屯面貌焕然一新,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和农民发家致富。

  在周伟平看来,他之所以能够在入村后迅速厘清发展思路,完全得益于县委推行的“三步走”工作方法。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覃燕由介绍,在选派“第一书记”工作准备阶段,县委经过充分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归纳出“第一书记”入村后容易出现的“三难”,即入村后适应难、理清发展思路难、立项效果呈现难。然后,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了“三步走”的精准派驻方法:对贫困村全方位摸排,分类建档;依据摸排情况确定“第一书记”人选;推进单位与村后盾联系,联系单位“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因地制宜梳理联系村发展方向。

  “三步走”,一步一个脚印,让“第一书记”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让帮扶项目精准有效,2015年大禄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816元。

  C “五个一”活动保证派驻得力

  “你把群众放在心里,群众就把你举过头顶。”通挽镇花马村“第一书记”彭渊在第一天的驻村日记写道。

  彭渊是四川巴中人,由中国轻工业南宁设计工程有限公司选派,2015年10月,他从繁华的省城来到偏僻的山村后,立即全身心投入精准识别工作。语言交流有障碍,他就采取“看、问、听、比”,即看农户房屋家电、问村委干部、听邻里评论、对比村中客观情况等,利用多种调查方法进行识别,全面了解农户真实的家庭情况,努力查实情、扶真贫。

  彭渊坦言,实现从省国企党群主管到“第一书记”角色的迅速切换,得益于县委的“五个一”活动。

  东乡镇古列村任“第一书记”的梁太克也为“五个一”活动点赞。他说,“五个一”即县委要求“第一书记”每月要走访一次党员、办一件实事、研究一次本村工作、指导一户发展生产、汇报一次工作。他到任后,在县人大的支持下,先后2次组织村民到县内外参观学习,举办种养技术培训班4期,发动群众种植百香果、砂糖橘、三红蜜柚等水果和花卉660多亩,并修整了3公里乡路,村民增收的路也打通了。现在古列村越变越漂亮,村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