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县是集“老、少、边、山、穷、库”于一体的区定贫困县,扶贫攻坚任重道远。
近年来,该县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等重点工作,年均减贫率达13%。
目前,全县尚有35个贫困村,6116户贫困户25157人未脱贫。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该县每年要减少贫困人口6000人以上。
剩下的贫困户贫困程度有多深?脱贫难度究竟有多大?连日来,笔者深入天峨县部分贫困村进行采访。
致富无门的心痛
位于该县向阳镇西北角,远离县城100多公里的党隘村共有11个自然屯,364户1646人。精准识别贫困户分数线72分以下“建档立卡”户84户332人,贫困发生率11.4%。
提起党隘村的致贫原因,村党支部书记韦意总掰开手指,沉重地说:“一是偏僻,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闭塞,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二是能增收致富的劳动力不足;三是人口素质偏低,内在发展动力不足,积极主动脱贫致富的能力不足。”
走进农户家里,多数农户没有一件像样的家电、家具,有的农户的衣裤、床单、蚊帐上都是补丁,被烟熏得发黑;有的砖瓦结构的旧房子年久失修,四面透风。
党隘村人少、地多。但土地十分贫瘠,栽下的油桐和杉木成长缓慢,种下的八角、柑果等果苗挂果率低,村民收入不高。
如何才能脱贫致富?党隘人期盼有人指点迷津。
“我自己曾患脑出血,丧失劳动能力,老伴患有红斑狼疮,大儿子外出务工,小儿子还在读小学,你说我苦不苦?”笔者握着这双粗糙的手,48岁的天峨县六排镇纳州村纳州二队的索文革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同行的帮扶干部韦海燕说,索文革家两个病人久病未愈,家里只有面积1.5亩的水田,一时不知道如何帮扶才好。
令人心酸的挣扎
都说“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但在一些大石山区,尽管每天早出晚归,结果几乎是徒劳。
天峨县六排镇令当村是典型的大石山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740亩,22个村民小组散居在多个石山平台,由于缺少水源,农户的生活生产用水依靠家庭和地头水柜,全村有31户残疾户,这样的大石山村让人看不到发展的生机和希望。
“这几年好多了!”村民说:“没有水,当地的侗族群众家家户户在地头和屋边修建水柜,在水柜边种植玉米,套种蔬菜等经济作物,中老年人每天早早就背着蔬菜到距离村子10多公里的县城卖;年轻的夫妇外出打工赚钱。当地政府帮我们修通了县城进村的水泥路,出行方便多了!”
然而,走出山旮旯到发达地方务工的村民也深深地感觉到,“票子”是好挣了,但常年背井离乡,耽误了对儿女的教育,也不能在父母身旁尽孝。
不甘贫穷的搏击
“有女莫嫁文里村,文里男人太懒惰。一碗黄豆下水酒,猜码劝酒到天明。”这首过去流行在更新乡文里村的童谣,唱出了当地人“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的生存观念。
曾经,地处偏僻的文里村群众,只求生存,不谋发展,群众脱贫意识差,没有紧迫感,只要求被划定为贫困户,长期得到政府补贴扶持,不想通过自身的劳动、产业开发、结构调整来实现脱贫。
“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害苦了当地年轻人,相中的妹妹只要听说对方是文里村的,就退避三舍。
再也不能这样活!
如今,当地青年彻底杜绝了“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有的外出务工,有的就地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有的主动参加培训学习致富技能……“十二五”期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后援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文里村农户100%用上自来水,通电率100%,电视覆盖率100%,屯级路通达率100%,移动电话覆盖率10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在文里村,笔者看到,村民牙猴会和黄诚甫充分利用自家宜林荒山多的资源优势,全家早出晚归种植了面积100多亩的杉木苗,看到渐渐成林的“绿色银行”,想到孩子们的上学费用有了着落,朴实的牙猴会和黄诚甫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文里屯农户黄恒尤养殖了3000羽小鸡;黄恒波去年以来种植面积8亩的烤烟……在文里村,在天峨县贫困村的壮家瑶寨,笔者都能感受到贫困群众对脱贫致富的渴望,都能采访到各级党员干部、各族群众为战胜贫穷而奋斗的令人心生暖意、看到希望、信心倍增的活生生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