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糖料蔗生产及“双高”基地建设走笔

“四位一体”齐落实 克难攻坚建“双高”

自治区党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左三),来宾市党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志刚(右一)在武宣金泰丰公司县调研甘蔗尾的综合利用情况。

自治区政府主席陈武(左一)、市委书记李志刚(前左三)到黄茆调研“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

市委副书记张亚楠(右二)、副市长朱贾莲(左二)、县长高贤斌(右一)、县委副书记罗君钰(左一)在泰盛专业合作社检查指导“双高”基地建设。(李干金 摄)

武宣县委书记兰筱斌(中)陪同区审计厅厅长何小聪(左一)在武宣镇大禄村调研如何壮大甘蔗产业力促群众扶贫(陈德仁摄)

武宣镇大马力机械在大岭村千亩“双高”糖料蔗基地进行机耕、开行、种蔗、施肥一条龙种植。(庞国晓 摄)

县糖业办技术人员在“双高”基地指导群众开展病虫害防治

大马力机械对甘蔗进行中耕培土

群众在“双高”基地进行病虫害统防统治作业。 (陈德仁摄)

二塘朗村黄花屯高产示范基地采用现代的喷灌设备进行灌溉甘蔗

利用沼液灌溉的甘蔗径粗苗壮长势喜人

现代化机械砍运甘蔗技术的演练,提高了先的机械化的普及

“肉牛—有机肥料(沼液、牛粪)—甘蔗—生物饲料—肉牛”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降低了肥料成本,提高了甘蔗单产。图为县种畜场的污水处理系统。

金泰丰公司利用甘蔗尾进行肉牛的生态养殖,实现了企业与蔗农的“双赢

  本网讯(通讯员 陈德仁报道) 作为国家糖料蔗生产基地县的武宣县,一直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步伐。据县糖业办统计, 2015年全县糖料蔗种植面积为37万亩,去冬今春完成“双高”基地16个片区2.21万亩,土地整治12片区1.5万亩,高效节水8片区1.13万亩。至2月23日止,全县共落实“双高”建设基地60个片区4.39万亩,落实19个合作社为建设主体。

  强化领导,担当重责

  该县将糖料蔗生产大会战列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县甘蔗生产指挥部和“双高”糖料蔗领导小组,由县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和组长,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落实专人具体抓”的工作机制,做到以最高的规格统揽工作全局,确保任务、人员、措施“三落实”。与此同时, 县乡领导工作重心全部下移,全面落实宣传发动、面积落实、联系机械、蔗种调配、种植任务“五包”工作责任制,并通过逐级签订责任状,确保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武宣镇做到成熟一片、实施一片、辐射一片、带动一片的效应。清理尾叶桉、犁地备耕、蔗种调运速度较快的有大岭、长寿、草厂、河耀、官禄等5个片区共计5600多亩。

  思灵乡严格按照“一个都不能缺、一刻都不能拖”的纪律和时间要求,全乡清理尾叶桉种蔗387亩,禄围、古樟片区落实连片面积1500亩。

  调动主体,政策扶持

  针对市场低迷、糖价下跌的形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走蔗区、进农家、访企业,倾听蔗农对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心声,了解企业在推进“双高”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充分掌握全县蔗区生产实情。

  根据制糖企业的优势和特点,县领导多次到企业召开座谈会,沟通思想,鼓励引导制糖企业作为实施主体成立种植公司,承包土地繁育良种和生产糖料蔗。在政府引导及技术部门的指导下,博宣公司成立了博爱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承包了二塘镇朗村1586亩土地,按“双高”标准要求实施“四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激发了制糖企业参与“双高”基地建设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县政府与制糖企业共同制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广泛动员和引导专业种植公司、合作社、经济能人参与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县财政将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工作经费纳入县本级经费预算,制糖企业也按规定落实了相应的配套经费,确保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有钱办事。全县对“双高”基地实行供应生产资料、解决贴息贷款、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农机作业、安排砍运进厂“四优先”政策。在机耕、机种、良种补贴、“双高”片区清理尾叶桉补偿和农资补贴方面,县财政、制糖企业制定了具体的了专项扶持政策。

  县委、县政府加强与两家制糖企业沟通,出台了清理“双高”片区内尾叶桉一次性补偿政策。通过短信平台、印发宣传手册、文娱演出、广播、电视宣传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发放2万多份“双高”基地建设宣传资料,提高群众对“双高”基地建设知晓率和“双高”片区内种植尾叶桉的危害性。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积极性。2015年全县16个片区全部落实业主,蔗农主动配合清理“双高”基地片区内尾叶桉2478亩。政府、企业兑现尾叶桉补偿款161.07万元,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双高”基地建设。

  创新模式,激活企业

  该县积极引导广西博宣公司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推行四种模式,有力助推了糖蔗一体化试点建设和“双高”基地建设。

  由制糖企业成立子公司直接建立“双高”基地。博宣公司下属博爱公司直接租用二塘镇朗村农户土地1586亩,按“双高”标准要求种植糖料蔗,并实施全程机械化生产,形成良种繁育和原料蔗供应基地。由于机械化程度高,管理到位,单产高,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该县继续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广西博宣公司在

  二塘镇樟村西江槽投资3000多万元修建电抽站、33公里渠道等水利化基础设施,灌溉面积达8000亩。由公司与农户组建用水协会,负责用水、电抽站管理、糖料蔗测产等,农户则按“双高”标准要求进行糖料蔗生产管理,并按合同将原料蔗卖给企业。超产部分由公司与农户按2:8分成,公司收成部分用于用水协会人员工资发放、电费及机械维修等。这个经营模式使农民亩产4吨提高到亩产7吨以上,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的。

  在上面两种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该县提出了“制糖公司+种植公司”、“公司+农户”、“制糖公司带动农民租地”、“种植公司带动农民用工”“双加双带”模式。博宣公司先后引进了广西思源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来宾市利拓农业投资有限公司、来宾市兴蔗专业合作社到武宣各乡镇实地专察。思源公司、利拓公司分别投资经营了武宣镇大禄片区1519亩,黄茆镇廷青片区1500亩,来宾市兴蔗专业合作社正在禄新镇复旦村民委签约。利拓公司负责人说:“这种经营模式消除了群众担心外地企业业主种蔗亏本后跑路和土地流转后失业的疑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在家门口就业。”

  公司+合作社也是一种较成功的模式。博宣公司与金鸡乡垄生金合作社、武宣种畜场泰盛农业合作社、思灵乡节节高甘蔗种植合作社按进厂原料蔗每吨460元签订3000亩3年原料蔗收购订单合同。合作社按“双高”基地标准要求进行小块并大块、实施土地整治、水利化建设、糖料蔗生产管理,并按合同要求保证将生产的原料蔗卖给制糖企业。

  加强督查,有序推进

  为了全力以赴打好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攻坚战,由县督考局牵头成立督查组,将实行甘蔗“双高”基地建设工作列入绩效考评。每次督查都根据完成情况进行排名通报,对连续两次排名在末位的乡镇,由县政府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联系单位主要领导;连续三次排名在末位的乡镇,由县委领导对乡镇主要领导、联系单位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跟踪问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定期督查的方式有效确保了全县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能有序推进。

  武宣镇坚持按照“一个片区、一套人马、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强化责任落实,班子成员全力以赴推进“双高”基地建设。去年先后召开4次专题班子会议,镇级组织召开了2次“双高”基地建设工作现场交叉推进会。针对“双高”基地建设阶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究布署,并制定工作推进安排表,倒排时间督促进度,将工作落到了实处。

  “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工作创新、督查落实‘四位一体’的措施有效保证了甘蔗生产和‘双高’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县长高贤斌介绍道。

  (本期图片除署名外为县新闻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