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旅游扶贫有盼头

  春节假期,游客在浩坤湖上游玩。

  2月8日,猴年正月初一,浩坤湖景区正式对外开放。

  “以前一天都看不到一辆车,现在车多得跟城里一样!”一大早,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村三合屯的韦老汉,看着自家门前超过两公里的汽车长龙感慨。

  车子来了,游客来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在凌云县实施旅游扶贫过程中,三合屯被作为旅游扶贫核心示范屯建设。三合屯村民劳万敏,今年过了一个最忙碌收获最大的春节。在接受相关部门开办农家乐的培训后,劳万敏在自己家里开起农家乐,为游客提供服务。这次春节黄金周景区“首秀”,他的农家乐收入3万多元。

  一条致富路,开辟在浩坤湖的山水间。

  浩坤湖位于云贵高原东南缘,横跨凌云县伶站、下甲两个乡镇,由喀斯特溶洞湿地、永久性淡水湖和草本沼泽3种湿地型组成,总面积1312公顷,环湖地区多为石漠化大石山区。

  之前,漂亮的山水并没有给环湖群众带来真正的实惠。相反,耕地缺乏的现状给当地扶贫开发带来难题——既要利用现有资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

  2014年底,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凌云县开展浩坤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同时,浩坤村被列入国家旅游局扶贫重点村。

  “凌云县旅游资源富集,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发展乡村旅游是趋势。”凌云县委宣传部部长叶涛介绍。

  借助这一机遇,凌云县按照打造“集湖泊休闲、风情体验、异地养老、养生度假、康体运动”等为主要功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定位,全力推进环浩坤湖旅游扶贫示范带建设。

  截至目前,凌云县整合资金3700多万元,实施建设项目37个,重点推进环浩坤湖生态体验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建设了风雨桥,观湖亭、观景台、游览步道等景观设施。并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群众建设星级农家乐,补助渔民购置游船经营水上游览观光旅游项目。

  同时,示范带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已种植细叶龙竹300亩、石山油茶试种20亩、火龙果25亩。“我们种的火龙果长势不错,估计年后就可以挂果,到时候游客来玩还有果吃。”参加县里组织的水果培训后,村民劳万庄信心满满。

  进行扶贫开发,离不开党建引领。由于示范带涉及到两个乡镇,2015年,凌云县环浩坤湖片区联合党委正式成立。

  “片区联合党委成立后,可以让环浩坤湖周边片区的党组织形成合力。”环浩坤湖片区联合党委负责人田景彬介绍,片区联合党委成立后在县委的领导下,在巩固基层党组织建设、分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党员服务群众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同时,统筹管理片区内的各种资源,协调指导片区综合建设工作,推进区域党员一体化管理,努力实现片区“组织联建、发展联议、产业联兴、环保联保、文化联谊、维稳联防”的农村区域化党建格局。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以前都没实现,现在的旅游扶贫给了我们真正的盼头!”浩坤村党支部书记劳可先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群众做好乡村旅游,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对症下药才有效

  ■红城杂谈

  呈 祥

  这些年来,各种实施扶贫开发的“大手笔”时常见诸报端。同样,因为不切合实际而成为“撒胡椒面”或者“烂尾”的例子也并不少见,“大手笔”成了大浪费。因此,实施扶贫开发中,不仅要“大手笔”,还得精准发力、对症下药。

  凌云县环浩坤湖地区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在进行扶贫开发时,既要利用现有资源,又要考虑生态环境保护。这就对实施“大手笔”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如果盲目求“大”铺摊子、上产业,一来可能达不到扶贫效果造成浪费,二来还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而得不偿失。

  凌云县在实施推进环浩坤湖旅游扶贫示范带建设中,首先获得了国家专业论证,然后把准乡村旅游业的市场需求,最后再“大手笔”投入。这样的“大手笔”有的放矢,真正实现精准发力,体现了“大手笔”的大作用。今年春节假期,该扶贫示范带建设成果——浩坤湖景区“首秀”获得成功,说明旅游扶贫“大手笔”的路子走准了、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