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十二五”三大亮点工作回眸:凝心结硕果 聚力好扬帆

  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37.97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7.73亿元;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2.4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07亿元;旅游收入从2010年的3.2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4140元增加到7246元;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7.64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8.0061万人……

  一组组数据,浓缩了忻城县五年来的发展变化。“十二五”以来,该县紧紧抓住自治区实施“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柳来河一体化”战略等有利契机,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富县、城建旺县、旅游活县、教育强县”战略,全力推进“攻扶贫、强石材、推旅游、建新区”四大重点工作,积极应对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攻坚克难,全县呈现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旅游:从“休闲游”到“生态游”发展

  城关镇隆光村、古蓬镇东河村近万亩油菜花竞相绽放、土司后花园连片桃花悄悄绽放、百果大世界硕果累累……忻城县多个生态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

  以前的休闲旅游主要停留在吃、玩、住等较低层次的娱乐阶段,如今火爆的“旅游节目”,都是融观赏、考察、参与、娱乐、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乡村旅游项目。几年来,该县大力实施“旅游扶贫工程”,积极将旅游开发与现代农业、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生态旅游、观赏游、采摘游、农家游、自驾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目前,熏衣草庄园、大塘三寨沟、百果大世界等景点已基本成型,周末、节假日很多家长都带孩子去游玩、采摘,体验农村生活。

  “只有山青、水秀、景美、果鲜,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大塘镇寨南村村委主任黄文革告诉笔者,过去,三寨屯没有几个游客,现在,生态果园多了,游客也就多了,农民的收入也就一年比一年多。据统计,仅2015年,大塘三寨沟就接待游客4.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90元。

  扶贫: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如果仅靠送钱送物只能应一时之急,要想真正实现脱贫,关键要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县长李朝晖认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扶持农民就业是贫困地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积极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自我造血”功能。

  “过去外出打工没得几个月,老人、孩子病了又挨回来,赚得点钱大部分都用在车费上。”思练镇西部矿业石材公司员工蓝小芹回忆说,后来,听说家乡大力扶持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消息后,马上从广东返回,通过培训后,顺利进入公司上班,现在每个月平均工资4000多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像蓝小芹这样在家门口工厂就业的全县有1万多人。五年来,全县通过实施产业扶持、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措施,实现9万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教育: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跨越

  红渡镇中心小学林木青翠,运动场宽阔、教室宽敞、桌椅崭新,电子白板、电脑等教育设备齐全,处处让人感受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城乡学校带来的新气象。这是1月6日,笔者跟随国家教育评估组走进学校实地评估该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时看到的一幕。

  “扶贫先扶智,只有让贫困地区每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只有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县委书记谢大研说。

  近年来,该县围绕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努力缩小城乡差距,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适龄儿童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如今,全县27所学校的仪器设备、办学条件、教育资源配置均达到基本均衡,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