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召开的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对“十三五”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了顶层设计,绘制出“总作战图”。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全力推进“十大工程”,成为我区未来五年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抓手。
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在“八个一批”“十大工程”这套政策组合拳中,产业扶贫被摆在了突出位置,就地发展产业,将是贫困地区脱贫主攻方向。
对于一个贫困村,产业扶贫有多重要,“造血”功能如何发挥,存在哪些问题短板?2015年12月底,记者来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环界村采访调查。
一
山野之中,一片片桑田里,采剩的桑叶迎风摇曳。
桑蚕业,在环江已经算是传统产业,当地不少农民通过发展这个产业过上了小康生活。
近日记者来到环界村中田屯时,村民蓝芝权正在清理自家两间育蚕房。
“刚结婚时,最值钱的就是一台黑白电视机。”蓝芝权介绍,1997年他从都安瑶族自治县的东庙移民搬迁到环界,作为上门女婿与中田屯的蒙玉尔结婚。
家里很穷,村里很多人都去了广东打工,蓝芝权也满怀希望地跑去。可是没有文化,只好打零工,每月挣的一点钱,应付完伙食费后,一年下来没剩多少,总觉得不好意思回家。
“你还是回来吧,我们一起搞小蚕共育。”在当地给桑蚕养殖户打工的妻子,死活不让他再往广东跑了。2010年3月,凭着蒙玉尔“偷学”来的一点技术,和参加县乡举办的培训班,夫妻俩先是种植五六亩桑田,慢慢发展到20亩,小蚕共育先从十几张,增加到现在900张。
“搞小蚕共育5年,今年已经有5万元纯收入。”蓝芝权话语中透出几分兴奋。他向记者透露,全家正在张罗着建新楼房,现在已经建好第一层,以后还要往上加。
蓝芝权的底气来自山野给他带来的希望:除了为小蚕共育扩大建起两间育蚕房外,2012年年底还种了5亩200多株的红心香柚,2016年就可以挂果。
红心香柚,是环界村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产业。
“村里地不少,以前很多是种甘蔗、桉树,后来逐年调减面积,腾出来的土地,经过相关部门反复考察论证,根据这里的气候、土质、海拔等因素,决定从福建引进红心香柚来种。”村支书黄京空介绍。
红心香柚是水果新品种,别说环界村,在广西也还不多。怎么种?2011年,龙头企业银河公司率先在村里种了1000多亩做示范,村干部每人不少于20亩。就这样,村民逐渐从怀疑、观望到试种再到大种,现在全村已有香柚6000多亩,户均6.4亩,覆盖所有贫困户。
村干部覃亚林是村里种植香柚较早的。2012年他把承包的坡地,通过“坡改梯”全部种上香柚,现在规模达到37亩,还带动周边农户种植300多亩。“我去福建平和参观过,那边的红心香柚进入盛产期后,亩产值高的能达到一两万元,而且连续产果20年以上,听了之后感觉心潮澎湃。”看着漫山翠绿的香柚林,覃亚林对即将到来的挂果期充满着期待。
4000多亩桑园,6000多亩红心香柚,一短一长两个主打产业,在环界村落地生根。“看到家乡产业有奔头,村里一些出去打工的回来了。”覃亚林说。
“有了产业作支撑,2015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达4300元。进入‘十三五’,环界就不再是贫困村啦!”村主任陆国建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坦言,几年来,得益于河池市在大安乡实施“整乡推进”扶贫,环界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37个屯全部通了水、电、路。有了这个坚实基础,发展特色产业就有了充分条件。
村支书黄京空说,环界现在走的路子很对。
二
环界村后随屯的一片香柚地里,种植户覃远方正在忙碌着。
虽然右手残疾、双眼高度近视,但为了早日脱贫,覃远方也是蛮拼的:两个儿子外出打工,自己和妻子在家,打理桑蚕和13亩香柚。
他家的柚林地处低洼,受去年夏天几场大雨的影响,柚树长势差一些,叶子有点黄。“这都不太要紧,劳力我咬着牙也能扛过去,主要问题还是资金。”覃远方说。
种桑养蚕一年收入八九千元,每月残疾低保补贴400元,儿子打工挣个千把元钱仅够自己花,而香柚树在前四年得不断投入,覃远方感觉压力很大。香柚一年要施三次肥,一亩按45株算,每株一次15元左右,“光肥料钱一年下来就八九千块,我得向化肥店赊住一部分。”
“能贷点款吗?”记者问。
“我这种情况,贷多了信用社不批,少了解决不了问题,况且贷款要按季来还,还有利息。”覃远方有些无奈。
对于贷款问题,在农信社贷了3万多元的覃亚林也有同感,“申请手续多,走完程序,一年差不多就过去了,明年要续贷,得先把今年的还上。”
困扰村民的,不仅仅是资金。
“前段时间我们到荔浦看了,那里的砂糖橘可以卖到4元一斤,而我们这里5元3斤,环界村数千亩香柚挂果在即,有的种植户心里不踏实,担心开花不结果、有果卖不出的问题。”村支书黄京空说,好果品要靠好技术,但现在农民技术培训,专家说法各异、技术模棱两可,比如关键的用肥,种植户只能自己去试验,多么希望农业部门有一条龙的技术服务!
新产业如此,老产业也有新问题。
环界村板勇屯的蒙技术,是大蚕养殖户,由蓝芝权提供3-5龄蚕。
“没有养蚕之前,家年纯收入也就二三千元。我这栋三层半楼房就是靠养蚕建起来的。”蒙技术告诉记者。
蒙技术几年前就建好的楼房里,一半住人一半作蚕房。他最大的愿望是建一个育蚕房,“但没办法从银行贷到钱。”他还说道,养到最后有的蚕茧就没有人收了。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按常规不管是小蚕共育,还是养大蚕的,一般一年都是9个批次。而由于一些地方蚕农急功近利,竟搞出10个批次以上。前面的养不够时间就卖了,后面的新蚕跟着上来,一个环节出错,往下就全错了。批次多了,质量必然下降。有缫丝公司抱怨:以前可以拉出9000米的丝,现在只有7000米了。所以,最后一些“不按常理出牌”批次的蚕茧没人收,也就不奇怪了。
三
产业精准“落子”,对贫困群众脱贫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选择产业,会不会水土不服?产业落地,能不能“开花结果”?在这一点上,环江的县委和政府坚持科学规划,精准施策,让贫困村群众得到了实惠。
当然,既要大处着眼,也要小处着手。在产业落地后,农民最盼望的,是政府在技术支撑、延伸产业链、销售渠道、品牌打造上给予更加强有力的服务,从而激发出他们更多的致富潜力和创业热情。
“环界村虽然脱贫了,但其产业发展面临的短板,如金融支撑较为薄弱、产业经营比较粗放、龙头带动力不够强等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莫俭浪表示,抓好扶贫产业后续提升,让刚刚“摘帽”的贫困村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效,让尚未脱贫的贫困村加快脱贫,这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治区扶贫办副主任黄本和认为,产业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基础和支撑。他坦言,“十二五”以前,我区扶贫开发更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而产业扶持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规划相对滞后,典型带动不够,有些地方缺乏正确的引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环界村香柚种植面积虽然不小,但相关专业合作社仍没有成立,农户基本还是单打独斗闯市场。村干部说,原因是很难找到一个领头人。“如果成立了合作社,且能够带动一定数量的贫困户入社,扶贫部门审批通过后可给予每年不超过10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该县扶贫办有关人士表示,2015年全县就100多个合作社通过审批获得贷款。
实践证明,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贫困村变成专业村、贫困户变成专业户,才能最大限度扫除贫困户发展产业面临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障碍,脱贫效果往往更为显著。在我区,荔浦的砂糖橘、阳朔的金橘、三江的茶叶、兴安的葡萄等等,都为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
“十三五”脱贫攻坚,要精准实施“八个一批”,其中“扶持生产发展一批”居首。自治区党委出台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个特色产业引进培育1-2个龙头企业,特色产业覆盖到的贫困村组建1-2个农民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确保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对吸纳贫困户参与经营、带动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在预算安排、资金补助、贷款贴息、良种良法、品牌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黄本和建议,今后我区在抓产业扶贫方面,一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转变观念,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二是在提高农民种养技术上下大力气,提高其生产力水平。三是狠抓典型示范,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加强技术、市场、人才和服务植入,推动产业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