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

凝聚智慧和力量 续写发展新辉煌

  回首即将走过的“十二五”,对靖西来说既是激昂大跨越的五年,也是倾情写华章的五年。经过持续奋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71.6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9.92亿元,财政收入从2010年的7.5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3.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3500元和2974元增长到2014年的20228元和5423元;以铝锰为主的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现代农业、扶贫开发、美丽乡村建设等“三农”工作成效喜人,民生项目惠及千家万户……

  五年来,靖西上下紧紧围绕“建设繁荣美丽新靖西”的目标,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大力推动工业、农业、旅游、口岸、民族医药等五大经济加快发展,取得了改革发展的辉煌业绩。

  工业经济快速转型。“十二五”期间,靖西始终坚持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方向的产业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全力推进工业大项目、大产业园区建设,工业经济实现快速转型,以铝锰为主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2011年至2014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32.25亿元,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项目达31个;培育形成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3家,规模以上企业22家;201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35.85亿元,比2010年增长99.7%;工业占GDP比重比2010年的60.5%提高了5.4个百分点;工业化率排全区前3位。

  “三农”工作成效喜人。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动扶贫开发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把工业企业年税收的10%用于当地产业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累计投入1.15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扶贫工作,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对口帮扶、生态移民等工作扎实推进。2014年,靖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963元,比2011年的3135元增长58.3%,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30.65万人减少到2014年末的15.9万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2.8亿元开展“美丽靖西”乡村建设活动,全面推进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建设。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靖西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靖西发展的战略重点,全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和特色城镇。城区面积由2010年的10.5平方公里拓宽到20.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8.9万人,新的城市框架基本成型;城乡一体统筹发展,创建湖润镇域综合改革实验区,并将其打造成为全国重点镇和广西百镇扶持壮大建设示范工程;着力把龙邦镇培育成为中越边境口岸开发区;安德镇成功创建“广西历史文化名镇”,城镇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旅游产业转型跨越。靖西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试点县和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契机,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旅游市场开发,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旅游总收入由2010年的3.67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63亿元。今年1~10月,接待国内外游客292.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7.99亿元。2015年预计完成旅游总收入30亿元,比2010年翻三番。靖西旅游业逐步从纯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长期以来,靖西始终积极主动融入泛“一带一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合作,大规模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全方位、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与合作,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1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8.03亿元,比2010年的11.91亿元增加了3.8倍。2015年预计完成进出口总额85亿元,同比增长46.5%。靖西如今已成为百色面向越南等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前沿。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靖西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民生改善,通过科学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基本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5%,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建成4600多套保障性住房, 改造农村危房2.4万户。

  党建工作不断创新。靖西始终坚持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创新工作载体,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建立了乡镇和市政府部门向市四家班子报告年度工作制度及“领导干部在线学习系统”;强化了制度建设创新,建立了村(社区)“两委”班子管理“1234”工作法,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上,靖西67万壮乡人民正以只争朝夕的拼劲、敢为人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劲,抢抓新机遇,迈向新征程,实现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