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阳县]以“稳准狠”工作方法推进精准扶贫

  靠着两条腿翻山越岭走村入户;累了在山泉边洗一把脸,坐在树荫下休息;中饭晚饭并作一起吃……这样的场景,是宾阳县思陇镇六盘村村委党组织第一书记范淑强开展扶贫工作中的常态化,也是宾阳县拉开精准扶贫工作序幕后,众多第一书记的工作缩影。以第一书记为先锋,宾阳县组织各扶贫工作组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开展精准识别工作,以“稳、准、狠”的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工作,为精准扶贫攻坚战最后的胜利夯实了基础。

  第一书记走村入户

  真实性是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的生命。在宾阳,凡是被列为贫困村的地方几乎都与大山有不解之缘,山高、路远、住户分散是其显著的特点。范淑强所在的六盘村委辖12个自然村,村民大多分布在山上,走访非常困难,要进入一些贫困户家车辆行不通,必须靠两条腿翻山越岭,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很难胜任入户识别工作。

  为了把精准识别工作做扎实,范淑强带领入户识别工作队员率先做示范,用“看我的,跟我干”来完成第一份贫困识别户的打分,其示范效应立竿见影,只用短短一天时间大家就充分掌握了精准识别贫困户的方式方法,为每名入户工作队员熟悉工作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把工作做好,范淑强有时候中午饭要和晚上饭并作一起来吃;天气热了,人走累了,就掬一捧山泉洗脸,喝上几口山泉后坐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

  每到一个贫困户家,范淑强都能遵循“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工作方法和工作程序。对于村里外出务工人员,范淑强只能通过电话反复了解其在外的经济和生活情况。通过实地走、向村干部和邻居问、评议会上议、张榜公示上提等多种渠道,每一个流程都不打折扣,

  每一步都做到扎扎实实。凭着这样的一股子拼命精神,他和本村的工作队员率先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初期入户识别任务,走在其他村的前面。

  外援内引指导脱贫

  在做好入户精准识别工作的同时,范淑强还注重兼顾扶贫攻坚各项工作协调统一,如外援内引抓产业,指导贫困户种植经济作物脱贫致富,积极行动抓保洁等。这一情形,也跟新桥镇民范村第一书记张捷开展的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张捷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努力思考如何培育该村的支柱产业。根据民范村富余劳力多和山场资源丰富的实际,张捷一方面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围绕山场资源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目前,该村扶贫基地40亩用于种植百香果的土地已全部完成起垅下苗,下一步将努力拓展合作社经营项目,从单一的百香果种植转向种养一体、特色竹编、农家乐休闲等多种经营,预计当年即可实现百香果产出500公斤,吸收当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就业60多人。

  据了解,自宾阳县精准扶贫工作拉开序幕后,该县共投入人员3182人,悉数奋战在各个贫困村,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按步骤、按程序扎实推进精准识别工作。

  三字“真经”扎实推进

  为确保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宾阳县成立了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办公经费,组织扶贫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为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截至11月23日,全县共投入工作经费320万元。

  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宾阳县各扶贫工作组以管辖区域自然村屯为单位,以“稳、准、狠”的三字“真经”扎实推进工作。“稳”,主要是在精准识别贫困户动员会后,工作组根据各村委(社区)的实际情况,详细制定宣传动员会及入户识别计划表,做到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准”,首先是要识别得准,力求准确理解识别的内容及步骤,方便开展工作。其次是进门调查时要“看得准”,确保调查信息准确无误。再次是“问得准”,如对于村民都不太清楚自己有多少旱地(坡地)、林地的,工作队员就要问到种植多少株树木,再根据株数帮村民换算亩数。“狠”,就是要狠抓标准,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据介绍,目前宾阳全县已有76个行政村召开评议会,现正加快步伐做好信息录入工作。下一步,宾阳县将严格按照自治区实施方案的时间节点要求,分阶段分任务完成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识别程序,规范操作,结合网格化管理,层层抓落实,确保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户贫困村工作顺利完成。

  记者谭唐 通讯员袁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