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贫困,都是经过多次攻坚后留下的“硬骨头”,扶贫任务十分艰巨。
这些“硬骨头”该如何攻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答案是创新。该县探索实施了整乡推进、生态移民等新的扶贫模式,并在资金整合、产业培育、素质提升、机制保障等方面加强创新,形成合力,让扶贫更加精准。
A 探索整乡推进大脱贫
11月30日,环江大安乡塘官屯果农罗薇盘点了今年红心香柚的收成:“收了3万多公斤,总收入超过20万元。”在今年的首届环江红心香柚节上,她选送的一个大柚子重达5.3公斤,当选“红心香柚王”。
在大安乡,依靠红心香柚脱贫致富的,远不止罗薇一家。3年来,该乡新增了红心香柚1.7万亩,核桃1.8万亩,覆盖96.8%的贫困户。
大安乡宣传委员莫鲲飞告诉记者:“2012年以来,大安乡的脱贫速度是往年的4倍以上。”这样的速度,得益于环江创新实施的开发扶贫“整乡推进”。
按以往的经验,2012年扶贫开发取“整村推进”模式。该模式取得很大成果,但也存在投入少、建设标准不高、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河池市和环江探索新的“整乡推进”模式:以一个乡为单元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发动群众,将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易地安置等统筹整体推进,一举解决全乡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3年的不懈努力,大安成功了。共整合资金投入2.1亿元,实施428个项目,让全乡贫困人口从9116人减少到2687人。今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突破5500元,而2011年仅为2978元。
大安的“整乡推进”经验已经在河池市推广,各个县(市、区)确定一个试点。环江将下南乡作为第二个“整乡推进”点,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让下南乡农民收入涨幅高于全县水平,贫困发生率控制在8%以下,实现整乡脱贫。
B 开创生态移民新途径
在大安乡“整乡推进”过程中,可爱村最显眼,它代表环江精准扶贫的一个创新——生态移民。
原来的可爱村,140户人家,分散居住在35个山弄,人均耕地不到0.3亩。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怎么办?环江创新探索出“有土安置”和“无土安置”两种生态移民搬迁路子。可爱村有能力、有意愿的59户,搬到县城做生意或打工;81户搬迁到乡政府附近的新村,人均种红心香柚或核桃2亩多,今年开始有收成。
在环江县城中山路,自治区扶贫生态移民示范项目毛南家园正在推进。该项目以限价房的形式,动员不具备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生态脆弱、就地扶贫难度大地区的贫困群众搬迁进城居住。搬迁群众不仅得到国家资金扶持,还可享受贴息贷款,以解决资金难题。环江规划到2020年,生态移民6万人。
为让生态移民有发展,环江配套建设了毛南民俗风情街项目,建成后可提供5000个就业岗位。县委书记黄荣彪说:“我们的生态移民坚持整体规划和重点配套相结合、全面动员和优化流程相结合、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相结合、整合扶持和就业安置相结合、完善机制和制度保障相结合。”
自2011年以来,环江生态移民安置1781户7951人,解决3700人就业,人均收入提高了800元以上。
C 形成扶贫合力大攻坚
精准扶贫不能“大水漫灌”。环江从资金整合、帮扶力量、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创新,形成合力大攻坚。
强整合,实现扶贫资金大投入。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形成“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资金整合捆绑机制,2011-2014年整合各级各部门资金13.4亿元投入开发扶贫。
强特色,推动产业大培育。按照公司带动、大户带动、典型带动的思路,4年来完成贫困户种桑2100多亩、红心香柚3.5万亩、核桃8700亩,7530户贫困户受益。贫困村香猪、菜牛等特色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受益贫困户3700多户。
强技能,实现素质大提升。4年来培养致富带头人3080人,基本实现一屯一能人。引导能人带领贫困户申请扶贫贴息贷款5000多万元,3000多贫困户受益。
强保障,实现民生大改善。全县基本实现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应补尽补,有效防止因学致贫发生;医保参合率达99.75%,并实施大病医疗救助,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农村低保6222户,做到应保尽保,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活难题。
■铜鼓之声
没有创新就啃不下“硬骨头”
彭 岸
多次攻坚之后剩下的贫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取得突破,必须要有所创新。
贫困程度深,让以往有效的办法失去效果。社会的发展变化,也让贫困的原因、脱贫的方式等发生变化。沿用旧办法,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无用功。
要创新,必须要掌握实情,精准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识别工作一定要深入、细致,做到不漏一个真贫困户,不多一个假贫困户。
要在模式上有创新。传统的送温暖扶贫、整村推进等模式都遇到瓶颈,需要扩大视野和思路,寻找到新的模式。河池市和环江探索实施的整乡推进、生态移民等,就是极好的创新尝试。
要在体制上有创新。要敢于打破原有的部门利益格局,完善资金投入和整合使用监管机制,统筹整合扶贫资金,把“大水漫灌”变成“滴灌”,让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更加有效。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引导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扶贫,以财政贴息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向扶贫对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解决财政不足难题,并引导扶贫产业由行政命令向市场需求转变。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