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乡村”工作中,武鸣县结合农业生产工作,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好途径,促使农业生产不断趋向生态环保。
进入武鸣县城厢镇小皇后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养殖大棚,只要轻轻拨开上面薄薄的一层黑料,就会惊喜地发现很多粉嫩色的蚯蚓在那里不停蠕动,这是村民致富的“宝贝”。这是武鸣县城厢镇小皇后食用菌生产基地利用“秸秆—蘑菇—菇渣—蚯蚓”生态循环,使小秸秆也走上了“钱”途。
据了解,该基地利用甘蔗渣、玉米芯、木薯秆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优质高产的食用菌,每年需要消耗农作物秸秆 500 吨。今年,该基地已生产菌棒7万袋,产值达60多万元。为实现原料循环利用,基地再度利用废菇渣作为原料,引进蚯蚓种进行养殖。经过3个月的繁殖,现已经扩大规模到8亩。据了解,利用废弃农作物秸秆配料养殖蚯蚓,年亩产可达0.5万公斤,产值达20多万元。
废弃秸秆可以拿来变废为宝发展养殖,还可以粉碎还田,增强土地肥力。武鸣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甘蔗种植面积达24.5万亩,年产原料蔗120多万吨。但由于每年伴生蔗叶产量20多万吨,蔗叶焚烧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因此,在“生态乡村”工作中,武鸣县把解决秸秆焚烧污染作为“清洁田园”的一项重要工作,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处理。
武鸣县把秸秆综合处理技术列入农业生产新技术的重点推广项目,先后研制和开发生产有秸秆机械粉碎机等一批农机具,再通过建立示范区推广示范蔗叶还田机械化综合利用技术,促使蔗叶粉碎还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广泛开展农机具购机补贴,加大机械化粉碎蔗叶还田力度。在农作物收获季节,农机部门组织农机服务队到各乡镇开展机械化蔗叶还田技术培训和指导,实现了大量甘蔗秸秆归田增肥,有效地提高甘蔗产量质量,促使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据统计,利用蔗叶粉碎还田、蔗地深耕深松等技术,可使每亩蔗地增产1.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