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县]打造生态养殖的“生态范本”

“绿色制造”:生态养殖的“风向标”

  工人加班加点建设高架网床生态养猪场,搭建高达两米多的"高床"。 

  位于兴业县葵阳镇的陶发成养猪场成为兴业县第一批开展高架网床生态养猪建设的试点之一。项目完工后,他的猪可以住进"阁楼",实现"绿色制造"。 (记者林冬冬摄) 

  水泥浇筑的猪栏里干净整洁,看不见污水横流,闻不到猪粪恶臭;一头头肥猪住进两层“小洋楼”,实现了猪群楼上走,粪污底层流……这正是兴业县目前全力打造生态养殖的“生态范本”。

  为减少养殖污染,积极打造生态养殖产业,兴业县全力掀起一股“高大上”热潮:成立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和畜禽污染整治执法队、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文件,同时严厉打击整顿向水体违规排放废弃物等有力举措,致力走出一条生态养殖的可循环发展路子,让广大农民尽享生态养殖“红利”。

  改造升级:让肥猪住进“阁楼”

  养猪再也不会臭烘烘了,并且探索出农业转型的“新模式”

  连日来,位于兴业县葵阳镇陶发成养猪场的老板陶发成忙得不可开交——猪场正在抓紧时间开展高架网床生态养猪建设。

  “过不了多久,我家的猪就可以住进两米半高的‘阁楼’。”陶发成告诉记者,自己正在新建高架网床养猪场,建设面积为1300平方米,可养3000头猪。

  从2002年起,陶发成开始做“猪倌”,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他的“甜蜜烦恼”也随之而来——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已不适合现代发展要求,环保压力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焦虑。“传统的养猪方式,通常会把猪舍的排泄物直接排放到鱼塘里,久而久之会污染到环境。”

  采用高架网床养殖模式可以实现养殖污染“零排放”,但猪场猪圈进行改造后投入产出效益如何?陶发成的心里有一笔“明白账”:把传统栏舍进行标准化改造,虽然需要相应投入,却能达到“少病、快长”的目标,而且省却了不少人工。陶发成没有半点犹豫,成为兴业县第一批开展高架网床生态养猪建设的试点之一。

  8月28日,在兴业县石南镇梁桂和养猪场,随着挖机铁臂“轰隆隆”开挖的声音,猪场后的山坡被渐渐挖出一片空地。“这片空地是用于建高架网床养殖基地的。”养猪场老板梁桂和说道:“以后养猪再也不会那么臭烘烘了!”

  “养猪场采用新型生态养殖和治理模式,比传统养殖占地面积小,减少用水,每头猪节约不少成本。”梁桂和高兴地说:“猪场生产的沼气不仅满足了猪场里的使用,还可以为周边的群众提供部分沼气。同时,沼液又可以对养殖场周围果园、农田进行灌溉和施肥,环境搞好了,经济效益也不断增长,既减排又节能。”

  “大力发展立体种养循环经济,采取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酵床养殖等多种清洁养殖模式,综合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发展绿色食品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兴业县水产畜牧兽医局负责人认为,发展“生态养殖”,大力推动现代“生态种养”业发展,有助于推进粗放型农业向生态循环农业转型。

  示范带动:从“单兵作战”到“抱团发展”

  以点带面促进生态养殖,抓住发展生态养殖的“牛鼻子”

  8月28日一早,家住大平山镇山下村的黄发任收到一条手机短信,他与广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合作的专用账户上又进账了21900元。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黄发任忙打电话到温氏公司财务室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你刚交的那批猪养殖得好,公司每头奖励了50元作为“环保资金”,你可以用来对猪舍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环保设施。

  “这样一来,我养一头猪的利润就更高了。”看着自己的“财富”账单,黄发任笑得合不拢嘴。

  这是兴业县坚持示范创建带动全局,引领全县开展生态养殖的一个生动缩影。

  通过对全县所有禽畜养殖场、散养户进行全面排查整顿,重点整治养殖密集区,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禽畜养殖污染。养殖场被拆除了,但养殖户的出路还要解决。如何找到农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结合点?兴业县坚持示范创建带动全局的发展观念,制订了养殖产业转型发展规划: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坚决拆除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强化源头管理;同时通过股份合作发展生猪养殖小区的模式,助农增收。目前,兴业县积极引导温氏集团公司、扬翔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开展高架网床生态养猪建设,投资1026万元在石南镇马塘村和葵阳镇铁南村,各建设一个养殖小区示范区,建筑面积共5700平方米,树立典型示范。

  “在规定时间内完善养殖场的环保设施,未达到环保要求,将会终止合作关系。”日前,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广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的办公室举行,内容是公司对合作养户布置了一份“环保作业”,96%的养户当场作出“完成作业”的承诺。

  “‘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让我们紧紧抓住了发展生态养殖的‘牛鼻子’。”广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万建新告诉记者,公司一直鼓励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完善治污设施,要求合作的养户具备符合公司要求的猪舍和完善的环保设施设置,在小散户中很好地宣传生态养殖的环保理念。此外,该公司实行以奖代收模式,通过发放环保资金,由农户用以对猪舍进行改造升级,增加环保设施等。近3年来,共累计投入补贴金额超过5000万元,积极引导农户由传统的养户模式向高架网床养殖、生态养殖模式转型。

  兴业县发展生态养殖,一份份“生态财”随之而来。记者了解到,兴业县划出专项资金扶持,引进有机肥加工企业,回收养殖废物加工有机肥,实现废物利用。目前,全县建有天喜生物复合肥有限公司、丰田生态有机肥料厂、金大叔生态种养有限公司等8家有机肥加工厂,年生产能力2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