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县]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 长寿食品美名扬

  昭平县一家矿泉水生产企业,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 刘 飞/摄  

  昭平县仙回瑶族乡,群众正在制作黑木耳菌棒。 刘 飞/摄  

  昭平县黄姚古镇,群众正在晾晒黄姚豆豉。 刘 飞/摄 

  4年前,昭平县成为贺州市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4年时间里,“长寿之乡”带来了什么?

  “昭平的环境和空气带不走,就带点长寿食品吧,好山好水里生长的东西错不了。”8月27日,来自深圳的游客梁磊告诉记者,他和家人自驾来到昭平旅游,全程主要消费不仅在玩,还在于购。

  两天的行程,梁磊一家游览了黄姚、茶园等景点,返程时,车尾箱里塞满豆豉、昭平茶等土特产。“昭平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非常好,这里产的有机食品是农产品中级别最高的,不虚此行。”梁磊说。

  自成为“中国长寿之乡”后,昭平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及深加工业,把发展长寿食品产业与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休闲旅游结合起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如今,不仅“长寿之乡”旅游火了,大山里的“长寿食品”也走进大城市。

  “如何把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把‘绿色资源’变‘绿色财富’?我们从打造集产、供、销、研于一体的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打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长寿食品品牌开始。”昭平县委书记张誉夫说。

  8月28日,在昭平县仙回瑶族乡天润食用菌有限公司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几十名妇女收割完“稻菌轮作”200亩水稻后,正忙着制作黑木耳菌棒,经过灭菌、接种、养菌后,10月将摆在田间等待采摘。

  据介绍,该公司目前已在黄姚、北陀、凤凰等乡镇建设菌棒加工生产基地,通过“公司+农户+市场”模式,预计今年黑木耳种植规模将发展至1000万棒,产值5000万元,带动农户800户,带动农户增收近1500万元。

  目前,昭平县实施品牌精品战略,重点打造矿泉水、昭平茶、黄精酒、茶油、黄姚豆豉、食用菌等长寿系列产品,年销售值超过13亿元。引导企业对厂房、车间、设备、生产工艺、生产线等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延长长寿食品产业链。加快制定地理标志产品特色食品地方标准,统一品牌包装,提高长寿食品声誉和知名度。同时,构筑包括优质稻基地、食用菌基地、油茶基地、茶叶基地等于一体的35万亩特色长寿食品产业发展带。

  另外,该县正着力打造“两个百亿元产业”——以助推亿健有机茶如期上市及开发茶多酚生产项目为主的“百亿元茶产业”、昭平县天然优质饮用水的开发利用及“甘甜泉”天然矿泉水龙头品牌打造为主的“百亿元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