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讯 “家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地?目前主要有什么困难?打算发展什么产业?”8月17日,在靖西县安德镇三龙村峒盎屯,靖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方业松把脉诊断帮扶对象零发伟贫困原因,为下一步精准扶贫和精确施策打好基础。这是该县倾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与全国、全区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靖西县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以后,全县重新识别核定贫困村123个,贫困人口15.89万人,是全市乃至全区贫困人口最多的县份。
为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今年以来,该县不断创新扶贫机制,强化扶贫开发措施,优化扶贫开发方向,倾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确保年内减贫2万人。为此,该县制定了《靖西县关于创新和加强精准扶贫管理机制实施意见》、《靖西县扶贫资金基础设施项目竞争性立项安排实施办法》、《靖西县开展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靖西县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单位及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工作考评办法(试行)》等文件,规范扶贫资金、权利、责任、目标“四到县”管理机制,确保扶贫开发有序开展。
按照“扶贫帮困责任到单位、落实到人”的要求,全面落实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即处级干部结对帮扶15户、副处12户、正科9户、副科6户、一般干部职工3户,安排全县干部职工11869人结对帮扶贫困户39170户,做到全县贫困户帮扶全覆盖,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职工帮扶。推行每月17日干部职工深入帮扶对象开展统一走访活动,做到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金融资源、干部结对帮扶、考核验收等8个到村到户。对结对帮扶工作进行两年一次考评,考评结果将作为单位绩效评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
同时,针对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特点,该县调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安排,基础设施项目重点放在边远山区20户以上自然屯未通路建设,提高产业发展投入比重,注重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建设,增强群众“造血”功能。优先安排“雨露计划”扶贫,扶持贫困家庭“两后生”,确保做到应补尽补。同时,积极探索“以奖代补”和“民办公助”机制,逐步推行农户自建、政府引导、部门监管的资金使用办法,进一步扩大直补到户面。今年第一批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3941.6万元已全部安排到位。
该县还注重产业优先发展,面向全区招聘了7名水果种植技术员安排到壬庄、化峒、同德、龙临、安德等扶贫水果产业基地全程指导水果生产,推动扶贫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全县投入资金1316.52万元发展扶贫产业,新种植山豆根130亩、桑苗9000亩、水果2187亩,改造低产水果20000亩,建设地头水柜53座、小蚕供育房3座。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砂石路14条29.5公里,硬化屯级路45条65.85公里,硬化巷道38处,总投资5380万元。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动工,竣工率达70%。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3期3200人次,资助学历教育学生725人,“雨露计划”资助学生473人,培训贫困村“两委”干部18人,“农家课堂”培训3期59人。统筹推进南车集团对口帮扶安德镇三郎村外郎屯、南宁市对口帮扶南坡乡马峒村弄罡屯、广东对口帮扶果乐乡连境村文内屯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0%。
□赵福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