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丹县]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

上半年,共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2.16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82万亩

  8月17日,笔者在南丹县吾隘镇同贡村无公害蔬菜基地看到,一盏盏太阳能杀虫灯在田间排列有序,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菜农们有的忙着收菜装车,有的在给刚栽的菜苗浇水,有的正在除草培土,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我们以‘三诱’技术取代农药,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保持田间营养,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避免了田间污染,进一步提高了无公害蔬菜质量。”同贡村上队小组长韦礼福在介绍该屯无公害蔬菜生产时说。

  同贡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实现清洁化生产,只是该县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县围绕农业增量提质“336”工程,以“生态乡村”建设为抓手,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要求,大力推广循环生态农业、农作物绿色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使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特色生态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该县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推广“稻+灯+鱼、稻+灯+鸭、猪+沼+果”等生态种养模式,减少农药使用、实现农业资源生态循环利用。今年,该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种植绿色“巴平米”过程中采用“稻鸭鱼蛙共育”模式,投放鸭苗3000羽,鱼苗25000尾,蛙150只,进一步增强了稻田除草和除虫能力,延长了产业链,有效保护了稻田生态环境。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一些农民施肥及配方水平低,盲目使用化肥、农药等现象,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屯进行土壤检测,并引进适合在该县广大农村使用的配方肥,实现按需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引导农民发展冬种绿肥生产,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今年,该县芒场镇拉者村绿肥苕子示范片平均亩产鲜草苕子达1458.5公斤,为当地扩大生产有机“巴平米”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广绿色植保技术。该县通过推广“三诱”(诱虫灯、诱虫黄板、诱剂)技术、生物防治(生物农药、捕食螨等)、农业防治(间套种、水旱轮作、新品种应用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5月,该县农业局为车河镇堂汉村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配备了20盏太阳能诱虫灯,不仅降低了农药使用量,确保蔬菜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蔬菜标准,同时,使土壤不受污染,确保了生态链平衡。

  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该县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推广力度,在各果蔬示范基地安装滴灌设施的同时,增加施肥设备,形成完善的田间(岭地)滴灌施肥系统,使水肥有机结合,提高水肥利用率以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节水、节肥、增产的总体目标。南丹现代园林公司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基地的日常灌溉用水量减少30%,每亩节约劳工投入10个,减少化肥投入5.5公斤。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县共开展“清洁田园”技术培训班22期,培训农民2300多人次;推广“三避三免”技术11.71万亩,推广间套种技术6.08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2.16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12.82万亩,推广秸秆还田5.5万亩,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5个。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区2个、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区2个。 (田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