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推行精准扶贫提高实效 让农民增收有盼头

  当前,隆安县布泉乡龙会村下准屯正是连片栀子开花、挂果的时节,村民苏春香正忙着在自家地里劳作。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我们村引进栀子花种植,效益是庄稼的好几倍,山区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近年来,隆安县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推行精准扶贫,把实施产业扶贫、旅游扶贫,增加群众收入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大重点,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培育主导产业,提高扶贫开发实效,助推群众脱贫致富。

  因村制宜,产业化精准扶贫显成效

  下准屯是隆安县“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代表,由入驻隆安宝塔医药产业园的华夏本草公司为农户提供纯正品质的栀子苗,并在1—5年内保价回收山栀子中药材,通过示范带动,目前全县共种植了6520亩栀子,惠及6个乡镇27个村3520户贫困村民,切实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今年仅种植栀子这部分,预计全县农民年可增收1300多万元。

  在布泉、都结等山区乡镇,隆安县大力发展穿心莲等中草药种植以及百香果种植、黑山羊养殖,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扶持广大农民因地制宜,靠山吃山,涌现出了公司+农户、群众联户、大户承包、专业合作社等开发模式,打造了布泉栀子花、都结百香果、南圩桂西牛等特色种植养殖基地,实现了林业资源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生态乡村建设良好的目标;在雁江、那桐等平原乡镇,隆安县积极推进土地依法流转,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培育了以雁江香米、那桐九龙岛万亩无公害葡萄、金穗香蕉等为代表的高效农业基地,以产业扶贫加快群众致富的步伐。

  旅游扶贫,特色产业让农民尝到甜头

  隆安县结合“生态乡村”建设,积极推进旅游扶贫,探索“产村互动、农旅融合”新路子,促进当地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近年来,布泉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三朵金花”为媒,为布泉生态旅游增添了新亮点。春节过后,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金黄色的油菜花与青山碧水交相辉映,吸引众多游人。3、4月荞麦花开,上千亩荞麦花美丽壮观。到了5月,漫山遍野的栀子花相继开放,成为布泉的新风景。

  在那桐镇定典屯综合示范村,白墙灰瓦的特色民居掩映在一片翠绿的蕉林中,昔日的“香蕉村”在保留产业传统功能的同时拓展了观光休闲、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三大新功能,成为南宁市周边一个新兴的旅游胜地。

  “村里刚办起金穗生态园,回这里做管理月薪2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比外出打工感觉好多了!”村民卢含凭笑着说。目前,村里实行“示范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模式,村民收入一份变三份,不仅获得“地租+承包工资”和“基本价+超额分成”收益,还可从生态农业和“农家乐”休闲旅游中获益。

  目前,隆安县还有贫困人口8.7万多人,为了让群众彻底脱贫,该县还积极探索扶贫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结合发展的新模式,积极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策划了扶贫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并率先启动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与城镇化结合示范工程建设。目前震东扶贫新区相关公共设施建设进展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