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山坡,想不到现在成为全乡的商贸中心,光靠门面租金,平均每年就有近万元收入,有的家自己经营,全家年纯收入近5万元。”日前,巴马瑶族自治县所略乡坡帮新集贸市场一移民安置门面户陆安平高兴地说,这是该乡众多搬迁安置群众幸福新生活的一个缩影。
所略乡总人口3.6万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是个贫困乡,特别是弄神等五个石山村,根本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面对“穷山恶水”,向“山外”搬迁成了该乡历届党委、政府的共识。
早在1992年开始,该乡便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项目,通过山区搬迁丘陵安置形式,搬迁20多户贫困户到巴马镇三公里坡等易地安置林果场。如今,这些贫困户通过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经商,基本上实现脱贫致富。所圩村六点屯姚源海,搬迁至巴马镇三公里坡山上建房种果,实现脱贫,2007年得到易地安置指标,安置到三公里坡路边建房经营畜牧饲料生意,过上小康生活,如今又碰上新城区寿乡大道延长线扩建靠后搬迁,住房又将成为旺铺门面。
之后,该乡继续对扶贫生态移民安置形式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探索出依托城镇、乡集市的“无土安置”和山上搬山下等安置模式,优先选择居住条件艰苦,但有一技之长、富于创业精神且自愿搬迁的搬迁对象进行搬迁安置。
1996年,借助北海市帮扶巴马建设城北易地安置区的机遇,动员搬迁近100户贫困户和经济能人到安置区落户。2003年,借助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契机,先后搬迁和重建坡帮和局桑农贸市场,在新建农贸市场周边安置250多户经济能人户和贫困户,如今,这些新建的农贸市场周边民族风情浓厚、独具寿乡特色房屋立面的民房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移民过上幸福的城镇新生活。
2001年以来,按照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采用山上搬山下模式,整体和部分搬迁拉盘屯、兰顶屯、六恒屯、么妹屯、那楼屯、岩牙屯等150多户900多人,到交通条件、小孩上学和饮水条件较好的地方居住,在解决各项基础设施条件方面节约了大量资金支出。
该乡拉盘屯有农户62户300多人,全是瑶族同胞,全屯搬迁前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人均纯收入仅有900多元,生活极端贫困。2001年6月13日下午3时许,该屯后山发生地质灾害,造成2死4重伤的重大人员伤亡,而且存在的次生灾害安全隐患特别重大,已不具备人类居住条件,走搬迁易地安置成为该屯唯一出路。乡党委、政府选择和协调靠近通往乡政府油路旁,一年四季流水不断小溪边的“岩娘”处,作为拉盘新村建设新址。同时,积极向上争取,整合各部门投入资金150多万元整体搬迁该屯。通过统一规划建设,该屯“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基本得到解决,家家户户都建起了砖混结构的小洋楼。2014年,该屯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0元,达到全乡平均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乡共易地安置贫困户和经济能人户500户2500多人。解决搬迁群众的吃住行问题后,还通过组织移民参与技能培训,引导移民积极参与从事经商、服务、加工、运输等行业及外出务工,基本达到了“搬得出、住得稳、富得起”的目标。据统计,这些搬迁安置户人均纯收入均高于全乡甚至全县人均纯收入,明显高于搬迁前水平,如坡帮农贸市场周边安置点人均年纯收入已超过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