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比过去外出打工强多了。”谈起创业经历,靖西县壬庄乡真意村更老屯农民赵伟日前颇有感触地说。2013年外出打工回乡后,他一直为找不到发展出路头疼不已,后来在村种植党支部书记吕化的带领下,他搞起了两亩4个蔬菜大棚。他说,除去人工成本,如今蔬菜大棚每年收入约4万元。
针对边境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党组织战斗力不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等突出问题,近年来,靖西县打响破难解困的党建攻坚战,深入实施以“组织固边、先锋活边、产业兴边、文化聚边、平安稳边”为主要内容的“边关党旗红”工程,让边境党组织不断强起来,边境经济跟着活起来,从而带动边境群众也富起来。
真意村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村,如何脱去“贫困帽”一直是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道难题。2014年开始,真意村在党组织设置上“破冰”,先后建立种植、养殖、公益等3个服务型党支部,并由党员牵头成立了水果、蔬菜、烤烟、养殖、应急等5支服务队。
“每个支部都是一个固边战斗堡垒。”真意村第一书记王斌说,把党支部建立在产业链上,为群众提供示范引导、技术扶持,突出服务功能,吸引越来越多群众投身到产业发展的队伍中。通过发展蜜柚、烤烟、辣椒等产业,去年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和“产业示范村”。
“通过对不同类型党组织的重新设置,增强战斗力,优化服务功能,边境群众被紧紧地吸引在党组织周围。”县委组织部部长李永谋介绍,针对农村、机关、非公企业和社区,靖西县着力打造“富民型”“效能型”“效益型”“便民型”等类型党组织,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导核心和中坚力量。
与真意村一样,壬庄乡二郎村也是一个典型的边境村。村里自然条件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8亩,群众除领取国家发放的边民补助外,外出打工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2014年,在后援单位捐助产业发展启动金4万元的基础上,二郎村党支部发动党员采取“入股”方式,筹集经费15万元,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以“支部+协会”模式开展党组织活动,以“协会+基地”模式连片发展产业。在村党支部42名党员的带动下,协会带动群众共连片发展百香果、柑橘等种养产业,现已初具规模。“党员带领大家搞发展,大伙脱贫致富有奔头!”村民梁大柯说。
尝到甜头的不仅是二郎村的群众。在“边关党旗红”工程中,靖西县通过实施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带富工程”,开展“每个自然屯培育一个党员标兵,每一个村培育一个党员示范基地,每一个乡镇培育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的“三个一”培育工程。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党员示范标兵2500多名、党员产业示范基地150个、产业致富带头人约6000名。党员成为服务群众的标杆和旗帜,激发了守土固边的内在动力。
为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靖西县还加强对“一办三中心”“农事村办”升级改造,使服务设施更完善、服务功能更完备;每年通过评选出一批种养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土专家”“土教授”,打造“农家课堂”升级版,从而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便捷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