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参加过很多次养蚕技术培训,但多是‘左耳进右耳出’。去年9月,我到黄文学家住了一个星期,白天晚上都跟他在一起。这下可明白了!”4月22日,靖西县禄峒镇小瑞村养蚕户杨大标说。
靖西县南坡乡布龙屯农民黄文学,在县里的头衔可不少——既是首批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又是县政府聘请的“农民技术员”,还是种桑养蚕“农家课堂”教员。而在靖西县,像黄文学这样的“农家课堂”中心户越来越多。目前,该县已有“农家课堂”中心户198户,他们不仅自己带头发展产业,还无私地把技术传授给周边群众,带动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
升级“农家课堂”
做强服务平台
“口耳相传、手手相授”是最显成效的农村技术培训方式,“农家课堂”则是最受农民朋友欢迎的培训课堂。
近年来,靖西县以“发展产业,方便农民”为宗旨,以党员种养示范户、农民经济合作社为主体,依托驻村工作队和后援单位力量,全面打造“农家课堂”升级版,推动项目、资金、物资、人员力量向“农家课堂”倾斜。
2014年3月,在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支持下,从事养蚕业的农民黄文学将家里的第三层楼全部腾空,分别建成教室、宿舍和办公室。目前,投资近3万元的“农家课堂”能同时容纳36名学员跟班学习。
截至2014年底,各驻村工作队和后援单位结合精准扶贫工作,分别与挂点联系乡镇的“农家课堂”中心户开展联建,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完善“农家课堂”中心户的教学设施。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共组建350多个党员服务小组、18个产业技术服务队,为每个“农家课堂”中心户配备1-2名专业技术指导员,使“农家课堂”中心户满足培训需求。
深化技术培训
增强致富本领
依靠“农家课堂”,该县农民群众找到了学习技术的最佳途径,也登上了发家致富的“快班车”。
对兄弟乡镇和乡内农户进行小蚕共育技术要领、桑园护理、蚕房蚕具消毒方法等进行培训,黄文学的蚕房就是种桑养蚕“农家课堂”的重点授课中心,他的家也是学员食宿的地方。他本人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对前来学习的学员进行耐心指导。2014年3月至今,黄文学种桑养蚕“农家课堂”共开设培训课堂5期,每期5-10日;接待短期参观和培训的县内外人员21批1340余人次,学员在生产中边学习、边操作、边讨论,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桑蚕的实用技术。
化峒镇民强村蔬菜种植“农家课堂”中心户农福生,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多次组织蔬菜种植户进行小番茄病虫害防治培训工作。同时,他还随时随地为屯里76户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
龙临镇龙明村养殖“农家课堂”中心户陈刚,无偿为20余户群众传授特色养殖技术,帮扶群众发展山鸡特色养殖……
“三个一”培育工程
带动产业发展
通过“农民教育农民”,该县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产业基地;哪里有产业基地,哪里就有“农家课堂”。
新靖镇亮表村弄亮屯为解决如何动员群众发展烤烟的难题,屯级党支部组织党员到地州乡烤烟“农家课堂”参观烤烟生产,聘请专家到本屯“农家课堂”进行授课和技术指导,进而带动群众发展烤烟生产,使该屯成为烤烟种植专业屯。
该县依托“农家课堂”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党员带头学科技、用科技,使8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致富技术。同时,还通过外出察学习、邀请专家培训辅导、合作社组织示范引导等方式,深化“农家课堂”培训,使党员“双带”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县按照每个自然屯培育一个党员科技示范标兵、每个行政村培育一个党员(村干部)产业示范基地、每个乡镇培育一批产业致富带头人的“三个一”培育工程目标,共培育有党员科技示范标兵2500多名,党员产业示范基地150个,有3000多名农村党员成为烤烟、桑蚕、水果、甘蔗、蔬菜、中草药材、特色养殖等“6+1”特色产业的带头人,有效推进了边境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