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南区]3.7万亩马铃薯畅销 土豆变“金蛋”

  当广西一些地方种植的马铃薯销路不畅时,贵港市港南区3.7万亩约7.4万吨的马铃薯销售完美收官:4月1日,广西良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500亩基地的最后一批马铃薯,每公斤卖出了1.8元的价格。港南区农业局梁仲益介绍,该区马铃薯每公斤销售均价在2元左右,初步估算,产值1.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00多元。

  同样是冬种马铃薯,为何滞销“寒流”没有侵袭到港南区?该区区委书记罗尚民说,主要是突出“早”字抢季节,“抢种马铃薯,打个时间差,实现了农民钱粮双增。”记者深入采访发现,除此之外,港南区还在改良土壤上下功夫,并在种下马铃薯之后就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吆喝促销。

  抢早:提前上市赢先机

  4月1日,港南区桥圩镇振南村1500亩的山坡耕地上,马铃薯收获完毕,即将种植各种应季蔬菜。这里是贵港市最大的秋冬种马铃薯示范基地,业主广西良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英,指着正在装车的马铃薯说:“今天是最后一批马铃薯了。”梁英估算,1500亩马铃薯纯利在350万元以上,第一年涉足种植业便赚了个盆满钵满。

  3月30日,梁仲益到八塘镇横岭村高庆屯调研,该屯蔬菜种植合作社所种的200亩马铃薯尚剩10亩没有收获,便问合作社理事长李广香:“需要帮忙吗?”李广香胸有成竹地说:“自己能解决,部队、学校、超市都是老客户了。”

  港南区去年冬种马铃薯3.7万多亩,除了基地和合作社5000多亩之外,其余的为农民散种。梁仲益经常在村里转悠,他说,很多农民散种的马铃薯在春节期间就已卖完。因为种得早,赶上了好价钱,有农户自己挑到农贸市场去卖,每公斤售价在4元以上。

  罗尚民介绍,港南区积极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早在前几年,就把发展马铃薯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品种来抓。但如果按部就班,本地优势并不明显,因为当地是双季稻种植区,收完晚稻再整地,差不多要11月中下旬才能种,长薯期正值当地霜冻频发,很难高产,收获期又遇到北方马铃薯上市,价格高不了。“2014年,我们改变观念,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决定采用旱地或山坡地种马铃薯,同时把种植时间提前,去年为历年来最早。”

  去年初,农业局就开始引导农民土地流转,合作社、种植大户租地进场,深耕改土、堆沤有机肥、培育肥土、备足薯种、落实农机等,步步紧跟。去年10月14日开始下种,比前年提前了一个月,使马铃薯在最适宜生长时段内充分发育,1月底便可收获,为提前上市赢得了先机。

  改土:板结地里结硕果

  马铃薯的抢早种植,不仅赢得了市场,还获得了大丰收。梁仲益说:“据自治区统计局、农业厅等专家在良樱公司马铃薯基地的现场测产,亩产达2758公斤。农民散户种植,一般在2000公斤左右。”

  这个成绩来之不易。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便是土壤板结。

  梁英承租的地,不少是外出务工家庭丢荒的坡地,拖拉机翻犁出的土壤,大块、干巴、呈病态,附近农民看了直摇头,连自治区技术人员都说“难弄”。将土送到自治区专业机构去检测,土中所含氮磷钾及其他微量元素几乎为零,而这些元素是农作物生长中必须具备的。“首次涉足种植业就碰到这个难题,心一直悬着。”梁英说。

  板结是土壤当中有机质降低的表现,会使农作物根系不能正常发育,除了用大型拖拉机深松整地外,必须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梁仲益说:“根据几大种植基地都在坡地的特征,给他们开出的处方是:深土犁翻,将鸡鸭猪粪、稻壳、石灰等沤制之后,再倒到地里充分搅拌。”

  一场工程浩大的土壤改良行动,在马铃薯各种植基地轰轰烈烈进行。

  推土机、拖拉机、钩机、搅拌机、铲车等设备轮番上场:先把深土翻出来,后把土块打碎,再把沤了两三个月的有机肥倒入、搅动,使肥料与土壤充分融合。“我从养殖场要了600多吨的粪便,还有稻壳、蔗泥、石灰等,20多台农机折腾了三四个月。4月种下西瓜,长势不如人意,采摘西瓜之后继续增加有机肥。你看,现在的土质又松又细,看起来比较像样了。”梁英说。

  在港南区桥圩镇新华村二两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仍有一堆像小山似的有机肥正在沤制。老板覃文强说,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来改良土壤,才有了今年马铃薯的丰收,“离不开农业局的及时指导。”

  好地还得要好种。梁仲益说,农业局统一选用从内蒙古、甘肃等地早熟优质品种费乌瑞它,再加上推广高垄栽培、地膜覆盖、水肥一体等良法,并且从耕种、施肥、播种、铺滴管、盖膜、培土、收获全程实行机械化,不仅平均亩产高,每亩还节约了约500元人工成本。

  前不久,2015年广西马铃薯生产暨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在港南区召开,为全区流转抛荒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宝贵经验。

  促销:政府搭桥勤吆喝

  港南区马铃薯能够迅速售罄,群众说,离不开政府的牵线搭桥。

  港南区区长杨亚俊介绍,农业部门除了实行“一对一”“点对点”的管理模式全程技术指导,提高群众科学种植水平之外,更重要的是,刚种下马铃薯便开始谋划销售之事,在各种渠道发布供货信息。

  “港南区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预计在7万吨左右,上市时间约在明年1月底至2月底,欢迎各地客商届时前来洽谈采购。”去年11月初,该区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张永坚将这则信息发上区内外各大涉农网站,并留下了几大种植基地和自己的电话号码。不久之后,他便接到10多个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表示了采购意向。

  那段时间,梁仲益和分管经济作物的领导,也多次给原来的老客户打去预告的电话,推销马铃薯,还将相关信息发布到报刊、电视、网站上去。

  政府部门的勤吆喝,引来了不少客商的关注。今年1月27日,广东老板欧志平来到港南区甘小燕700亩马铃薯种植基地,用3辆大卡车拉走了120吨马铃薯,促成了港南区今年第一批马铃薯外销。不到两个星期,甘家约1400吨马铃薯全部销完。最近,甘小燕应国家农业部的邀请,前往非洲国家考察马铃薯的销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