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县]去年贫困人口减少1.9万人

  一户一策一责任人 四个方面下工夫

  大化推进精准扶贫向纵深发展

  大化讯 “在全县上下营造重视扶贫、参与扶贫、推动扶贫的浓厚氛围,团结和动员全社会一切力量,参与到推动开发扶贫工作具体实践中,坚决打赢开发扶贫攻坚战。”日前,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开发扶贫推进会,县委书记韦朝永部署扶贫工作。

  去年,该县紧紧围绕“813扶贫计划”,扎实推进多元化扶贫模式,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794万元,通过产业专项扶贫、生态扶贫搬迁、联合养殖扶贫试点、贫困村互助以及扶贫奖励等方式,实现贫困人口减少1.9万人。全县核桃种植总面积达16.6万亩,甘蔗种植总面积达7.6万亩,“十百千”产业扶贫罗非鱼养殖达4100箱。实施整村推进贫困村群众产业发展扶持项目,项目覆盖贫困村35个,受益群众4273户28383人。实施六也乡“整乡推进”试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6982万元。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全县贫困点多、面广、线长,贫困程度深,全县贫困人口还有9.87万人,开发扶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韦朝永说,将开发扶贫与推动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教育惠民、“整乡推进”结合起来,在四个方面下工夫,推动开发扶贫向纵深发展。

  在精准扶贫上下工夫,实施一户一策动态跟踪管理。去年,该县完成了9.87万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建立了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基本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完成了精准扶贫最基础的工作。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精准扶持、精准管理,逐村逐户完善帮扶措施。做到“按需施策”,实施“一户一策一责任人”的到户帮扶责任制,落实好帮扶责任,逐村逐户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项目和帮扶资金,今年春节过后,全县各级单位干部职工分别到帮扶联系户进行产业、项目、实用技能等帮扶;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农户小额信贷贴息等扶贫到户的补助资金全部以“一卡通或一折通”的形式直达贫困户账户,确保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加强信息管理,做到扶贫动态跟踪,加强对脱贫对象的跟踪扶持,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现象。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下工夫,逐步解决“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大化县强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为群众“挪穷窝、开富门、保生态”。目前,该县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结合试点工程完成投资9亿元,建成搬迁户安置公寓楼34栋,配套建成水、电、路、广场等基础设施。第一批960户陆续入住,第二批893户已签订安置协议,第三批搬迁户已完成报名工作。同时,大力推进大化镇达悟村、六也乡华善村、乙圩乡乙圩新村、贡川凤凰新区等一批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目前,达悟村、华善新村等安置点已初具雏形。

  在产业扶贫上下工夫,夯实稳固长效的收入增长机制。该县抓好产业扶持贫困户全覆盖行动。以产业发展为重点,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项产业增收项目。

  在农民工服务上下工夫,增强贫困群众增收本领。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养模式,围绕农业生产产前、产中和产后关键环节,合理设置教学培训课程,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措施,使受训农民掌握了从事主导产业所需的1门至2门生产技术。今年计划培训农民2万人次,目前完成1000余人实用技能培训。同时,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职业学历教育培训, 已完成了第一批培育对象共168人的认定评审。

  在“小块并大块”上下工夫,积极稳妥推进土地集中流转。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全县农村承包土地流转3.85万亩,新增农民合作社26家、家庭农场5家。

  (覃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