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创新“五大机制”为改革式扶贫注入活力

  凌云讯 凌云县在推进改革式扶贫试点工作中,坚持以改革的思维推动扶贫开发,不断探索创新扶贫机制和方式,多方整合力量,扶贫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得到不断增强。据悉,2014年,该县创新土地综合改革、资金投入、金融扶贫、群众参与、驻村干部帮扶等五大机制,强力推进下甲至沙里沿线的肖坪、毛洞、兴隆坳、苦岭坳、那爱、弄谷六个新农村示范带建设,示范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成效明显,示范带农民人均纯收入4083元,比2013年增加806元,增长24.6%。

  推行农村土地综合改革机制,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该县针对示范带土地零散、产出效益不高、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等现状,积极探索整合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新模式,以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为契机,先行在沙里瑶族乡沙里大坝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工作,引导农户以租赁、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有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增加群众收入。2014年,把沙里大坝2408亩土地流转到68户用于种植烤烟,产值623万元,创烟叶税204万元。

  改进资金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该县推行“政府挂牌、两委竞标”、“支部承诺,县委奖励”资金投入机制,以农业产业项目竞标为平台,由政府拿出一批农业产业项目由村委参与竞标,把以往平摊式产业扶贫资金转变为竞争式扶贫,开辟了一条群众主动竞争、自主管理的产业资金扶贫新机制。2014年,示范带彩架、苦岭坳村屯竞得桑园、油茶低改、扶芳藤等产业1900亩。

  完善金融扶贫机制,切实解决资金瓶颈问题。该县注重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鼓励扩大信贷规模,扶持龙头企业和创业大户,切实解决农村贷款难、返乡农民工创业难问题。县财政拿出一定资金作为财政担保基金,以政府作为担保人的方式与金融部门合作,支持有头脑、肯干、有经验、有技术的农户创业,简化手续,给予贷款便利,解决农民贷款困难问题。2014年,该县在示范带发放贴息贷款100万元,支持20户农户创业,有效带动了65名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探索群众参与机制,增强群众参与主动性。该县针对原示范带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等、靠、要”现象普遍、主动性不强等问题,创新群众参与机制,把家庭水柜、沼气池、危房改造等分散的项目,交由受益农户自行实施,把道路硬化等共同受益的项目,交由村民委员会牵头组织受益群众自建,引导扶贫对象在主观上认同扶贫开发的各项工作都是自己的事,在客观上积极创造机会,自愿、全面地参与到扶贫项目的实施管理全过程,使村民在扶贫项目建设中具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群众主动参与投工投劳,折合人民币320万元。

  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该县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示范带推行县四家班子带村、县直部门主要领导“结一联五”、党员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返乡干部蹲点指导的扶贫工作机制,明确县、乡、村三级干部挂点帮扶工作职责。各级干部多次深入村屯、深入农户与群众交流,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指点贫困群众谋划致富道路。据统计,全县各单位深入示范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285个,办好事实事625件,党群干群关系日益密切。

  □吴和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