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家门口创业就业成好日子新模式

入股农家旅馆,土地集中流转,在示范区农业基地打工……

  白墙灰瓦具有壮乡特色的马山小都白示范村 

  孩子们在娱乐广场快乐嬉戏  

  漂亮的农舍旅馆  

  小都白示范村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掩映下,白墙青瓦的栋栋“别墅”让人宛如来到度假山庄,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里住的都是朴实的村民。80后村民韦云就是其中一个,他在村中央开了一家特产店,售卖旱藕粉、羊肾酒等当地特产,闲的时候会去养竹鼠的地方看看,或去村里的蔬菜种植基地做做工,一年下来能挣不少钱。住在“别墅”里,家门口创业就业成了全村村民未来好日子的新模式。

  示范点:

  乔老村小都白屯

  小档案

  小都白屯位于马山至上林二级公路旁,西距马山县城10公里,东距古零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属于马山县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区,特色是农家乐、蔬果采摘、爬山、钓鱼、养竹鼠。

  示范点:

  马山乔老河休闲农业 (核心)示范区

  小档案

  乔老河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位于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河沿线,涉及乔老村、羊山村、古零村和上级村4个行政村。特色是葡萄、草莓、哈密瓜、有机蔬菜、柑橘、龙眼种植。

  昔日穷村变身生态旅游度假村

  小都白屯沿乔老河而建,青山绿水、风光秀美,附近又有古寺,旅游资源丰富。从2013年10月开始,南宁市在村民自建“别墅”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全屯86栋房屋进行外立面改造,建设白墙灰瓦的壮乡特色民居,还对全屯房屋进行庭院改造、绿化美化彩化工作,打造农家院落特色。

  如今走进小都白屯,村宅别致美观,后山绿树竹林摇曳,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据马山县统筹委副主任覃宁松介绍,除了建设村宅,马山县还安排115万元修建了小都白环河休闲旅游步道、登山健身步道和观光平台。

  在此基础上,该村还引进马山中凯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设农家旅馆发展旅游业,农户租赁土地给公司,由公司建设农家旅馆经营,村民在年底可获得15%入股分红,20年后公司所建设的农家旅馆整体归集体所有。

  产业带动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住进了“别墅”,村庄也变得更加漂亮了,如何让钱袋子鼓起来就成了村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小都白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发展旅游业。示范村内被划分为观光农业园、风情百家园、水车园、百花园、百乐园、百香园等6个文化园区,建设小都白记忆展示馆,挖掘保护传承水车园历史文化,打造壮瑶民族特色文化。

  发展旅游业,农村的土地发展生态农业采摘最受欢迎。该村引进了广西乔老爷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在屯内完成流转土地300亩,打造生态农业基地。

  该公司执行总裁覃健本身就是马山人,他说:“小都白环境好,旅游资源又丰富,搞生态旅游,农业采摘应该会大受欢迎。”目前该公司已经建成日光温室大棚60亩(共130个大棚),种植旱藕100亩、水果木瓜60亩、露天蔬菜80亩,全年完成投资200万元。村民不仅能够收取每亩500元的土地租金,还可为蔬菜基地打工,每月能得1800多元的工资。

  除了为蔬菜基地打工,村里还成立了五哥竹鼠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的带头人是双眼高度近视的残疾人潘耀军,以前是他自己摸索养殖,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了大家一起养。2014年开始,村民投资,由他来代养,年底按照协议来分成。他告诉我们,去年整个合作社挣了28万元,除了他挣的七八万元,其余的按照协议分成给了其他村民。同时,该村还由能人建成了百亩百香果园。

  土地集中流转增加村民收入

  在建设综合示范村的基础上,去年5月,马山县又投资1.8亿元,发展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集中力量创建示范区核心区3100亩、拓展区5000亩、辐射区1万亩。

  核心区包括分布在乔老河两岸,以乔老河为休闲主轴的十个休闲农业基地,自西向东依次是:561亩小都白无公害蔬菜基地、小都白乡村休闲基地、200亩小都白百香果标准化种植基地、300亩长丰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280亩古奉百香果标准化种植基地、1100亩西山庄园绿色农业度假区、250亩古零人家水果标准化种植基地、160亩新村特色农业基地、260亩金果生态农业基地和弄拉旅游基地。示范区内种植有生态蔬菜和特色水果(葡萄、百香果),高产旱藕、哈密瓜、马铃薯、中药材等。

  示范区的建设将土地流转,集中开发,村民也从中受益。村民唐庆耀就是受益的村民中的一员,他说,以前家里的地就是种甘蔗,一年一亩地最多挣不了1000元,这还不算种子化肥成本,村里人基本都出去打工了,有些地都撂荒了,“现在土地流转出去了,每亩地每年能获得600元的租金,给示范区农业基地打工一个月也能挣1800元”。

  据调查统计,核心区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42元,比马山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