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县]石山上种毛葡萄获“双赢”

发展生态农业 “阻击”石漠化

  罗城讯 “就在这一片贫瘠的石漠化地区上,生长着一种奇迹——野生毛葡萄……”2014年底,中央电视台七套“科技苑”《每日农经》栏目播放专题片《石头山上种葡萄》,记录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向“疯狂的石头”开战,大力发展毛葡萄产业,获经济生态“双赢”这一“战役”。

  罗城是广西喀斯特地貌最集中连片的县份之一,全县岩溶土地面积14万多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3%。多年来,留不住土、留不住水的石漠化,给仫佬山乡的生态带来严重威胁,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如何瞄准石漠化土地的潜在价值大做综合治理文章?近年来,罗城县作出了把葡萄赶上山的决策,向“疯狂的石头”开战。据了解,2011年以来,该县在“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和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支持下,狠抓毛葡萄产业开发,通过免费发放毛葡萄种苗、给予农肥及资金补助等方式,引导群众大力种植两性花毛葡萄,仅2012年至2014年,全县新增种植两性花毛葡萄面积3万多亩,毛葡萄总面积达7万亩。

  石头山上种毛葡萄,成效究竟如何?

  冬天的仫佬山乡寒意逼人,但在天河镇北安村龙眼屯“十百千”产业化扶贫示范园里,50亩毛葡萄生气勃勃,绿中泛黄的叶子下,毛葡萄晶莹剔透。“这些葡萄是今年第二次挂的果。第一次挂果的毛葡萄有1万多公斤,收入6万多元。”种植户钟启勋高兴地说,“如果来年风调雨顺,加上正常管护,基地里的每株葡萄都将进入盛产期。按均价每公斤5元计算,50亩750株毛葡萄的产值不低于18万元。”钟启勋指着不远处的石山说,明年打算再扩种几十亩,让石头山变成“绿色银行”。据统计,2014年,全县毛葡萄产量达6000多吨,产值4500多万元,惠及6000多户2万余人。

  “发展毛葡萄产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还能有效治理石漠化。”罗城县水果局副局长姚宁说,石山地区土层薄,不太适合种植其他作物。野生毛葡萄根系发达,叶面积密度大,能有效防止雨水冲刷造成的石山土壤流失问题。

  据了解,随着毛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综合防护体系不断形成,山区内水土保持功能不断增强,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仫佬山乡石漠化山区也披上了“绿装”。全县石漠化土地面积比2005年减少了9570.2公顷,净减15.3%。

  2014年,罗城还加大科技攻关,使毛葡萄一年两挂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测算,试验园区第一次结果的亩产量达610公斤以上,第二次结果的亩产量达430公斤以上。毛葡萄二次挂果的试验成功,为今后毛葡萄丰产稳产、调节挂果期奠定了技术基础,推动“三特产业”发展。同时,“大石山区野生毛葡萄特色产业技术示范与推广”“罗城县毛葡萄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罗城毛葡萄丘陵山地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应用”等3个项目顺利通过自治区相关验收组的现场测产验收。此外,计划投资2.3亿元的年产1.6万吨葡萄酒的“中天酒庄”项目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更有效带动了当地群众种植毛葡萄积极性。

  “毛葡萄种植业已逐渐成为罗城县生态农业中的支柱产业。”罗城县委书记蒋向明表示,下一步,该县毛葡萄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万亩左右,总产量达到2.5万吨。同时,扩大毛葡萄系列产品加工和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总产值10亿元以上,税金1.5亿元,逐步把罗城打造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毛葡萄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