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宁明县财政收入2.11亿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社区建设、强农惠农补助等民生支出1.83亿元,占财政支出3.59亿元的51%;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7.76亿元,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领域的投入超过8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的42.1%——翻阅宁明县财政民生账本,阵阵暖意漾心头。
“宁明县虽然财政总量不大,但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的力度不能小。”宁明县财政局局长刘骏这么认为。
宁明县近年来着力打造“民生财政”,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着重解决好边境村屯、农村贫困地区、困难基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聚焦“三农”,支农财政温暖农村
“这片耕地整治后,甘蔗亩产可达十吨。”今年3月12日,在宁明县明江镇祥春村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点,明江镇镇长何忠强此言令记者惊讶不已:甘蔗亩产8吨已属少见,亩产10吨似乎未曾听闻。
一旁的宁明县财政局副局长黄西印证了何忠强的话:“没错!我们在北江乡实施的全县第一个土地治理项目,甘蔗亩产最高就达11吨,而项目实施前亩产仅5吨。”
据介绍,近10年来,宁明县财政部门争取到16个土地治理和现代农业发展项目,财政投入2.16亿元进行开发建设,实施后新增机耕路137公里,新增三面光渠道125公里,而且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大大提高了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近年来,宁明县在“三农”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2012年,全县农林水等共支出达1.56亿元,同比增长41.19%,确保了“三农”法定支出增长,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2012年全县各项强农惠农补贴发放达1.09亿元,全年落实国家各类强基惠民政策补助达3.61亿元,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这些枯燥的数字在北江乡北江村村民老何的感受里鲜活生动:“以前一下雨稻田全淹了,水都排不出去,真需要水时又来得慢。”而现在,他家水田周边都修起机耕路和三面光渠道,旱能灌、涝能排,机耕路修到地头,“良种水稻每年亩产至少增加500斤,甘蔗亩增三四吨”。
财政支农不但改善了生产条件,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而且改变了村容村貌,提高了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也带来了幸福安康的生活。2012年,宁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208元,同比增长18.1%,比全区平均水平高出200元。
3月中旬,在位于城中镇的宁明县泰和新城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工地,搅拌混凝土的机器轰鸣、挖掘机富有频率地挖掘旋转,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楼体主体已经垒建起来的楼板上紧张地忙碌着……项目经理告诉记者,这个项目2011年9月开始建设,投资3.6亿元,资金有保障,工程进展顺利,现已交付安居房100多套。
倾情民生,公共财政温暖城乡
在现场,记者巧遇宁明县财政局领导到工地了解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据宁明县财政局局长刘骏介绍,宁明县财政部门2012年多方筹资2832万元支持全县廉租住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财政投入同比增长305%,而且逐年呈增长态势。而这只是该县将公共财政更多地注入民生领域的一个缩影。
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宁明县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卫生广播通讯等事业的投入力度。
2012年该县财政投入教育突破3.72亿元,同比增加8117万元,增长20.87%,确保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工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支出需要,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优化。积极落实财政扶持政策,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支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年公共安全支出突破5000万元,深入实施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全年投入文化体育与传媒资金1259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使财政投入向公益性文化事业和农村基层文化倾斜。农村广播通讯事业取得了新进展。近年来,完成村村通广播工程242座(站),基本覆盖897个自然屯,解决了5.32万户12.47万人看电视、收听广播难的问题。加快茅草危房改造,使4062户农户16242人住上了安全舒适的砖瓦房;给予农户资金补助,全县建成了2.23万座沼气池,使2.23万户农民直接用上了干净卫生的沼气。加大对卫生事业的大力扶持,全县13所卫生院得到了改造和维修,完成了全县142个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农村卫生室也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乡村进一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加快建设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综合住院大楼进程,目前,这些项目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关爱边民,专项财政温暖边境
宁明县既是贫困地区,又是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边境地区,全县边境线绵延212公里,是崇左市陆地边境线最长的县份。长期以来,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饮水难等一系列难题交织在一起,制约了宁明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而如今,行走在宁明边境乡镇的村屯,漂亮的村落、整齐的居民楼房随处可见,道路畅通了,饮用水有了,照明灯亮了,看病不难了。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现代交通工具,林区的松脂、八角和药材等宝贝,源源不断地运往外地,群众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改善,使兴边富民正逐渐成为现实。
而这背后,是宁明财政的坚强给力。为改变边境村屯的落后面貌,宁明县财政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补助资金。两年来,该县财政局积极筹措和整合各类资金3.8亿元,专项支持边境建设大会战、基层公共基础设施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手段和加大财力投入,宁明全县161个行政村(社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卫生医疗用房、中小学校校舍、乡镇文化站建设、危房改造、农村人畜饮水、乡镇街道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全县“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村村有卫生用房、村村有标准教学楼房”的目标,逐步消灭了茅草房。受益边境农村人口达3.92万人。
“民生财政”的一笔笔支出,犹如暖阳普照到城镇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宁明县42万各族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