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县科学培植财源促进财政增收

   德保县把财税征收当作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科学分析税源发展态势,密切跟踪税收的发展状况,不断挖掘增收潜力,准确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重要因素,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强化重点税源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1至9月,财政收入达2.31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7.92%。

    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投资聚财。该县紧紧抓住广西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项目全面竣工投产之际,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兴县”战略,以项目为中心,着重推进田德铁路(德保段)建设和总投资2.5亿元的电解二氧化锰、德保华瀚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2000万元的编织袋厂及大理石厂、滤布厂、物流园等项目建设;加快通怀三级站、华海水电站项目开发及红山停车场、阳光水岸、兴和家园等几家房地产工程建设进度,努力增加投资,拉动税收增长。同时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了硫酸厂、泌源铁合金厂、丰源高炉碳素锰厂、饲料厂等进入工业圆区建设,这些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推动德保县工业化进程,促进财税的快速增长。据统计,今年1至9月,该县实施新开工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7.89亿元,现已完成投资2.63亿元;继建项目79个,计划总投资116.70亿元;现已有28个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74亿元;全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9.68亿元,同比增长4.2%。

    激活民营经济,开辟税收渠道。该县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后制定完善《德保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决定》等文件和服务措施,推行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坚持推行统筹推进重大项目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推行政务公开,对项目实行阳光操作,创新行政服务方式,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解决企业在项目审批、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激活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使许多民营企业纷纷落户该县并开工建设。如投资2.5亿元的德柳锰业项目、2000万元的编织袋厂、800万元的玉美家具厂等众多民营企业也相继竣工投产。投资4000多万元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及主流酒厂、黄酒厂、壮保酒厂等正在加紧建设中。据统计,1至9月,该县先后引进个体私营企业315家,使全县私营企业达413家,个体工商户达6610户,注册资金超7000万元;全县民营经济上缴税金突破4000万元。

    科学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培育基础财源。该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科学规划发展烤烟、甘蔗、水果、八角等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财政增收。今年,全县共种植烤烟2.2万亩,总产量4.8万担,产值达3107万元,创税680多万元;新植甘蔗2.4万亩,使甘蔗种植面积达6.2万亩,预计产量在20万吨以上,总产值将突破5000万元;新种柑桔、脐橙等优质水果1万亩,使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超过8万亩,挂果面积4万亩,水果年产量2万吨,产值6000万元;种有八角茴油35.5万亩,年产茴油近600吨、优质干八角850吨,总产值2600多万元。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培植税源。该县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的有利时机,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增加财源建设。今年以来,该县投入近3000万元实施24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12个乡镇71所寄宿制学校饮水安全项目,修建农田水利渠道40多公里,建成10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及大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3000万元修建鉴河防洪堤3000米;投资1300万元实施足荣、那甲等乡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760万元实施烟水配套项目29个;投入5454万元建设乡、村屯公路244.3公里;投入500多万元建设沼气池2500座;投入400多万元重建540户1620间因灾倒塌民房。同时,加快中心城市和重点建制镇的城市道路,投入200多万元对南隆路进行改造,计划投资上千万元的天保中路、云山大道等城区道路也即将开工建设;配合加快田东至德保铁路(德保段)建设进度等等,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财税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