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8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 增城模式

推进城乡统筹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

作者:肖思思 发布时间:2008-07-11 17:58:53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几年前,征地是个“老大难”,而政府通过创立“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农民心甘情愿出让土地从中长期获益;几年前,农民的田地出租一年一亩才千把块钱,而政府征地给他们预留地后,租金翻了十几番;几年前,农民看不起白水寨这个穷旮旯,而政府开发景区后,很多外出打工农民自豪地“回家发展”。增城市政府通过土地长期收益提成、给足预留地、促进农民转移就业等方法,让农民失去了土地,却换来了长期的效益。

    增城,地处珠三角都市圈内,是广州“东进”的主要阵地、“北优”的重要生态区,且位于广深经济带的重要节点上,可接受广州、东莞、深圳、香港等多极辐射,区位优势明显。这几年,增城市把挖掘农业自身潜力与工业反哺农业结合起来,把扩大农村就业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结合起来,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稳步推进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推出一系列确保农民“失地不失利”的政策,形成了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创立“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 农民参与产业调整将不再难

    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介绍,征收土地除了补偿给农民土地补偿款、青苗款、房屋拆迁款、社保金和多用途的预留地,增城正在建立“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抽出优质企业税收地方留成的一部分,作为“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用来补偿那些为了这些优质项目而“失地”的农民,让他们获得长期的分红。

    “正是看中长期收益,农民一般同意出让土地。这样做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又让政府引进了优质的项目,有利于政府与被征地农民共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真正实现投资者、政府和农民的多赢。”朱泽君打了个比方,农民手里握着土地,政府希望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优质环保项目,而地方的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试图通过一次性给出更高的价格让农民出让土地,农民肯定会选择后者;而有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就不一样了,农民算算长久的收益,“还是把土地给优质项目‘划算’”。

    这样的例证比比皆是。例如在增城北部的白水寨,景区五星级酒店征地,当地农民得到了1000多万元的征地补偿款,最多的一户农民拿到了五六十万元,还将不断获得分红,他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以前连想都不敢想,哪里见过这么多钱!”

    “如果不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征地的时候,肯定是一幅政府积极、企业积极、农民不积极的场面。农民不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也成了一句空话。而建立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基金后,征地难和产业结构调整难两大难题必将产生革命性的突破。”增城市委秘书长何鎏辉说。

补偿给农民的留用地变成“宝地”

    “以往类似的项目要一年左右才能说动农民腾出土地,广州本田这个项目我们14天就全部和农民谈妥了。他们100%签名,没有一户移不动。”时至如今,增城市国土局副局长张国东还惊叹于当年征地的“神速”。

    这样的速度和增城市领导干部积极做农民工作分不开,更在于政府补偿的留用地让农民看到了现实的好处。增城市政府对农民征地后,还拿出相当于被征地15%的面积作为预留地补偿给农民。“预留地对农民来说是块多用途的‘宝地’。他们可以自己办企业、可以土地入股或出租收益,还可以参与政府的‘城乡统筹’获得分红。”增城市国土局副局长张国东介绍。

    为吸引广州本田进入,增城南部的巷口村对农民新征了1500亩的土地,并预留了400亩地,全部将其从农业用地转成了建设用地后,补偿给了当地农民。农民目前租让这块土地收获的租金从以往农用地时的1000元/亩上涨至20000元/亩。光这片预留地的租金就有近千万元,平均下来,每个农民一年都能分到数千元。

    在长岗村记者见到,一排排漂亮的别墅矗立在优美的风景中。因碧桂园凤凰城项目征地而搬迁的几个经济合作社,镇政府用征地补偿款为他们建起了“农民新村”。和原来的村址相比,“农民新村”节约了60亩的宅基地,用这些地,政府联合当地一家企业集团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既解决了这些农民的就业,当地农民每年回收租金都能净赚好几百万元。

“出让土地,在自家门前就业!”

    “政府在这里开发景区后,我们一家人都从田里洗脚上岸,在自家门前就就上业了!”增城市郊风景迤逦的白水寨下,下九坡村一位82岁的村民潘坤高兴地和记者说。生态旅游成为当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

    几年前,潘坤家一共守着四亩地,勤勤恳恳务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政府在白水寨开发景区后,如今潘坤家里两对儿子儿媳、一个孙子都在景区找到了工作。“儿子开电瓶车,一个月2500块;孙子做保安,一个月1500块;一个媳妇在景区饭堂打工,另一个媳妇在景区卖豆腐花,两个人都有1000多块!我们家的积蓄现在年年有余!日子一下变好了,就像在做梦!”潘坤兴奋地和记者叨叨念。一个月前,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一下拿出800元捐给了四川灾区。 

    在经济效益的召唤下,很多村民从“被动征地”变成了“主动失地”。几年前,白水寨周边的村庄听说政府要来开发旅游景区,主动出让了2000多亩土地。增城市通过开发景区、修建酒店,已经成功让周边几个村子里的7000多农民中的2000多人找到了工作,实现了“在自家门前就业”。例如,派塘镇政府与金叶子度假酒店、大丰门漂流两大项目积极沟通,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其中大丰门漂流项目90%的用工都是本地劳动力;在北部生态旅游区的工作人员90%也是本地农民,仅在白水寨景区就有约1700名本地村民就业。

    56岁的白山村村民李伯东在城里做了几十年生意。2005年他在电视上见到家乡生态旅游发展势头好,想也不想,就放弃了“城里人”的身份,回到村旮旯里,在景区门口开了个小店。“别的地方的农民都要千辛万苦去外地打工,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发展自己的事业了!”李伯东称,小店现在的经销额很可观,卖点土特产,价格比过去提高了好几倍。

    除了在北部发展旅游业给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在重点发展工业的南部,增城也要求征地而建的企业优先雇佣当地的农民就业。五羊本田公司落户南部新塘镇后,面向工厂周边四个村的农民举办了两次招聘会,聘用农民224名。

    在特色农业方面,增城市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挂绿米业、如丰调味品、先科公司等广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带动农户3万多户。例如去年引进的广州市五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增城菜心”生产基地项目,在小楼镇河洞村租地1500亩,建成增城菜心生产基地,以每月1000多元聘用当地农民150多人。河洞村村民除工资外,还有土地地租,收入大幅增加。

责任编辑:丹子

栏目更新

精彩图文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刘福刚、黄品优、马壮壮合影
刘福刚、黄品优、马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辑黄品优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合影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