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8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 会议资料汇编

湖北省:湖北省县域经济2007年发展情况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10 16:05:18 来源: 湖北省经济委员会县域经济处

  2007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县域经济“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全面落实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果,为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7年,76个县(市、区)完成生产总值4621.5亿元,增长13.9%,比2002年的7.3%提高了6.6个百分点;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3.9亿元,增长19.3%,比2002年的7.9%提高了11.4个百分点;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34.8亿元,增长34.2%,比2002年的9.9%提高了24.3个百分点。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是2002年以来发展最快的一年。

  2003-2007年县域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全省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26.5%;税收占县域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62.8%,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有10个县(市、区)的占比超过了80%。与上年相比,2007年GDP超过50亿元的县(市、区)由30个增加到43个,过100亿元的由8个增加到11个,仙桃市达到190.4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亿元的县(市、区)由48个增加到58个,过3亿元的县(市、区)由5个增加到10个,其中武汉市江夏区和大冶市分别达到5.16和5.1亿元。武汉城市圈32个县(市、区)共完成生产总值2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对全省县域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5%,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三)工业支撑作用显著。2007年,全省县域工业实现增加值1529.3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总户数达到6295家,比上年净增1139家;实现增加值1113.4亿元,增长23.9%;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1.4%提高到24.1%。拥有超过1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县(市、区)达到23个,49个县(市、区)拥有3家及以上的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工业企业。在工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县域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19.1%和13.1%;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6.9∶37.4∶35.7调整为26.6∶38.3∶35.1,非农产业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有了明显改善。

  (四)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各地以园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向园区聚集,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竞争力。据调查,省重点扶持的52家成长型产业集群网络关联企业3622家,实现销售收入1380.5亿元、上交税收4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9%和38.7%。随州专用车改装、稻花香酒业、仙桃无纺布、鄂州金刚石刀具、通城涂附磨具、宜昌磷化工和电子材料、荆州石油机械、京山包装机械等一批产业集群快速扩张,在全省、全国抢占了行业领先地位,具备了较强的竞争优势。

  (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07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7元,比2002年增加1333元,年均增长10.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县域社会从业人员中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达到1592.03万人,五年来每年增加60多万人,其中非农产业人员的比重达到61.13%,比2002年提高了9.8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坚持“一主三化”的指导方针,积极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不断完善强化工作措施,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发展环境。2007年,省委、省政府在天门、大冶召开了第六次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近五年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思路,作出了向所有县(市)扩权的决定;同时对76个县(市、区)经济发展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了20个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形成了科学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了县(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会后,各地各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研究加快发展的新思路。黄冈市一年内召开了四次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市)各部门在扩大开放上要有新作为,在对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上要有新对策,在化解难题上要有新途径,在“比学赶超、争强进位”中,锁定进位目标,实现跨越式发展。荆州市针对经济发展慢、科学发展观落实慢、和谐社会进程慢、县域经济发展慢的突出问题,专门召开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各县市在全省进位的目标和措施。天门市提出“推进二次创业,再造一个天门”,要与发展快、发展好的地方比,研究措施,明确了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全省还大力实施“信用湖北”、“最佳金融县(市)”等信用工程,到目前为止共评定最佳金融信用市(县)44个、信用镇794个,县域金融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县域以民营化为主体的改革基本完成,县域工业企业改制面达98%;县域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分别达到770.5亿元和19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和34.2%。各地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县域经济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二)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兴,则县域兴、农村活、农民富。工业化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核心和基础。各地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市)”战略,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培育领军企业,鼓励骨干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了一批在全省、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产品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骨干企业,提高了县域工业化水平,增强了工业的反哺能力。五年来,县域工业年均增长17.1%,高出同期县域生产总值增速5.8个百分点,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了5.3个百分点,达到33.1%。一批农字号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农业产业化的经营领域和规模进一步扩大,有力的带动和促进了农民增收。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2989家,总销售收入超过1100亿元;各类订单面积达到3130万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辐射、带动农户660万户;2007年全省农户平均每户增收1300元。工业的发展,还给农村劳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的迅速崛起。县域城镇化率达到27.78%,比2003年的26.5%,提高了1.28个百分点。大冶的陈贵、灵乡、应城的长江埠、仙桃的彭场、汉川的马口、潜江的张金等一批工业强镇迅速发展起来。

  (三)加强园区建设,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中,改变了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路子,引导企业向园区聚集发展,向关联产业链发展,向产业集群方向发展。各地一方面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聚集发展打造良好的平台;一方面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和建设专业功能分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发展,加快产业集聚和专业分工,着力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为支持工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2006年省政府协调国家开发行52亿元政策性贷款,用于加强县域开发区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园区产业聚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省政府专题召开全省产业集群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目标,出台了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强化了扶持措施。同时,我省重点培育的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食品、纺织等6大产业,也为产业集群壮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配套空间。全省县域92个工业园区和开发区,聚集企业16514家,年销售收入2902亿元;1万多家中小企业,形成了206个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已发展到90个,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1%。园区经济和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发展势头强劲。

  (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各地坚持以扩大开放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积极打好各种“优势牌”、“特色牌”,立足于优势产业和核心企业,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中城市资本产业转移,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链。同时,各级政府进一步完善项目调度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立项、建设和投产进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加快项目建设速度。经常是一个大项目落地,带动了一批关联企业成长,促进了一个大产业的诞生,形成了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武汉市蔡甸区引进世界科技100强企业冠捷集团,发展了50多家显示器生产和配套企业,年产显示器800万台,年产值9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潜江市围绕石油化工,先后引进了金澳集团、永安药业等龙头骨干企业,正形成具有发展潜力过100亿的化工产业集群。武汉周边县市抓住了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武汉城市圈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资源整合和产业融合,推动本地工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冶市成功引进武汉重冶集团投资20亿元的成套机械设备制造、富士康40亿元的产业配套园及武汉一棉投资4亿元的10万锭纺织等大项目,推动本地资源型经济加快转型。五年来,全省县域累计吸引内资2457.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4.85亿美元,出口62.43亿美元。2007年,有29个县(市、区)利用外资和37个县(市、区)出口超过了1000万美元,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20个和16个。招商引资为县域经济发展积蓄了能量,县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由2002年的653.4亿元扩大到1934.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6095亿元;仅2007年县域在建的工业项目就达5071个,其中投资过千万元的工业项目2638个、过亿元的248个。一大批规模型、财源型、外向型、环保型、科技型项目成功引进,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点。

  (五)转变服务职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以贯彻《湖北省实施〈中小企业法促进法〉办法》、《湖北省企业负担监督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快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契机,加大治乱减负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二是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选择100家中小企业、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重点培育,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的意见》,制定了具体措施,连续几年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在专项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各市州也相继建立起扶持中小企业成长的专项资金,不少县市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建立专项资金,有的还对“小进规”企业和相关部门实施奖励,对成长型企业进行引导和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持续增加,2007年达到9028家,比上年新增1375家,100家重点中小企业和100家民营排头兵企业在速度、效益、后劲上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省政府举办了三届中小企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建设了一批“中小企业共性技术中心”,共推出院校成果5400多项,签约项目745个,总投资93.87亿元;275个重点签约项目中的90%已开工建设,50%的项目已建成投产。省财政出资3.6亿元支持72个县(市、区)成立了118家信用担保机构,初步形成了省、市(州)、县(市、区)三级担保体系,四年累计为7577家企业提供担保服务,担保资金206亿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同时,中小企业信息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等体系正加快建设。目前,全省上下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一大批企业迅速成长壮大,正在成为县域经济的骨干和支柱。

  三、机遇与挑战并存,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形势

  过去的一年,我省县域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同发达地区比,同中部河南的一些县市比,差距在拉大,县域经济仍然是我省国民经济中一个突出薄弱环节。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着严峻挑战,同时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必须正视当前的困难,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县域经济发展仍然不够。在中部地区,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平均规模、财政实力靠后,形势严峻。目前,河南有7个、湖南和山西分别有2个县(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而自2004年起,我省没有一个“全国百强县(市)”。

  ——县域招商引资工作仍比较薄弱。我省招商引进的资金、项目等大多落户在大中城市,县域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力度不够。2003-2007年,县域累计利用外资总额仅占全省的22.5%,目前有20个县(市、区)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00万美元,有8个县(市)外资引进是空白。

  ——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非农业特别是二次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次产业占比偏重。县域工业中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主要集中于县域,目前正面临国家不断加大的宏观调控压力;农业产业化潜力巨大,一二次产业之间互动乏力;一些县市主导产业尚未真正形成,缺少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和优势品牌。

  ——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不强。我省多数产业集群规模相对较小,资源型产业集群居多,生产加工型产业集群偏少,龙头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低,核心竞争力弱,对关联企业带动能力不足,部分产业集群只是生产同类产品企业的简单“扎堆”。

  ——主要生产要素瓶颈制约严重。国家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我省多数县市城镇发展规划与园区建设缺乏统筹,土地储备不足,在建设工业园区和引进项目时,土地成为重要瓶颈;随着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融资更加困难;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扬,部分行业效益大幅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加剧。

  ——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些部门的服务意识和依法行政观念需要进一步强化,办事效率不高、“熟人好办事”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民间创业的热情还不够高涨,本土企业家成长比较艰难。省委、省政府出台的一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好的政策落实不够,简政放权离基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县域经济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从宏观发展总体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导向效应,境外和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以及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都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为湖北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从省内发展条件来看:近些年来,我省坚持“打基础、管长远”的基本作法,不断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县域经济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具备了一定实力,为县域更好地承接国际及国内沿海地区产业梯度的加速转移夯实了基础。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湖北,全省一批重大项目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80万吨乙烯、富士康、中芯国际、南玻多晶硅、南车集团武汉基地、东风乘用车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将带动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延伸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随着一系列政策和具体措施的陆续出台,特别是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启动运作,城市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金融、电信及市场体系建设的推进,将积极推动县域产业融合发展和经济联动发展。

  四、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采取新举措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新一届省委、政府的开局之年。在新的起点上,要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视当前面临的困难,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新机遇,采取新举措,谋求新突破,实现新飞跃。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抓住中部崛起战略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观念更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首要任务,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决摒弃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观念,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进一步完善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尽快出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文件,赋予县(市)更大的自主权、决策权,实行省对县项目、信息、资金、计划直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行政成本;强化有利于发展的激励机制,完善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加大对县域的转移支付,支持县域大力发展税源;完善干部激励机制,特别是强化对县市党政正职扎根艰苦地区干事创业的激励,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县(市、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二)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和落实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各类主体创业的体制机制,激活民间资本,激发民间创业热情,取消工商管理费,放宽市场准入,推进公平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公用事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新办企业免收证照工本费,形成关心、爱护、培育、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大力开展招商经济。进一步增强改革开放意识,改善投资环境,探索规律,科学招商,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沿海地区和周边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加强对项目的跟踪服务,提高招商引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以招商引资带动重点项目建设,以重点项目促进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形成新的县域经济增长点。

  (三)进一步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县域经济运行质量。积极贯彻国家加强节能减排宏观调控政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护环境,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制,引导和推动重要生产要素向骨干企业流动,坚决关停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的“五小”企业,促进县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切实加强产学研,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动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把骨干企业培育壮大、中小企业成长和县域财源建设结合起来,发展配套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聚集发展水平,努力提高县域工业的质量和效益。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一二次产业良性互动。加快农村服务业发展,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大力推进“产业兴镇战略”,加快“一镇一业”为特色的板块经济发展。

  (四)进一步办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实现县域工业集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要进一步改善开发区、工业园区的软硬环境,加强开发区和园区的管理,合理规划和建设各功能分区,促进产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促进相关产业集中集成、相互配套、聚集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开发行支持,谋求新一轮合作,增加园区贷款项目。改善项目用地管理,在切实增加项目用地有效供给的同时,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支持县(市)办好1个开发区或工业园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园区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财税贡献率。

  要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为契机,组织实施《湖北省产业集群“十一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全省“千亿元产业计划”的实施,切实用好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打造一批特色明显、体系完整和品牌效应强的产业集群,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区域竞争能力。

  (五)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健全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应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构筑政府主导的服务体系,重点抓好中小企业服务创新体系和信息、技术、培训、融资等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及产业集群提供社会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加快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增加财政性投入,培育多元投资主体,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培育发展行业协会,支持建立行业自律自助机构,为企业、产业的发展提供各种服务。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与服务公共平台建设。鼓励和促进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国内外大企业的技术研发力量,与相关产业集群、骨干企业互动合作,开发一批对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以及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促进创新成果直接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速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运行机制。

责任编辑:丹子

栏目更新

精彩图文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刘福刚、黄品优、马壮壮合影
刘福刚、黄品优、马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辑黄品优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合影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