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8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 >> 会议资料汇编

云南省: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三年试点工作述评

作者: 发布时间:2008-07-10 15:49:20 来源: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小组办公室

  为加快云南县域经济发展,2004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和云南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考核办法等4个配套文件,决定用2005-2007年这三年时间,在官渡区等47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开展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三年来,在省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特别是试点县的不懈努力,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措施总体落实,考核目标圆满实现,试点县带头领跑,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试点先行、示范带动、促进发展、积累经验的预期效果,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成效、经验和问题

  (一)主要成效

  全面回顾三年试点工作,综合分析47个试点县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试点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试点县发展速度和质量明显提高。47个试点县占全省县级行政区划总数的36.4%,其国土面积占全省的36.3%,人口占全省47.9%。从总量指标来看,2007年47个县共完成生产总值2984.8亿元、占全省的63.2%,比试点前的2004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有6个,超过50亿元的有22个,分别比2004年增加2个和12个。完成财政总收入236.19亿元,占县域经济总和的47.0%,比2004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481.4亿元、占全省的52.9%,提高了1.7个百分点。从人均指标来看,47个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852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31.97%,比2004年提高了1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0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06.7%,比2004年增加775.3元。从发展速度来看,2005—2007年47个试点县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年平均递增12.6%、22.6%,分别比试点前三年平均增速高4.5、14.1个百分点,比同期全省平均水平高1个百分点左右。试点县实现了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总体目标,对全省县域经济经济发展的领跑和带动作用十分突出。

  2.试点县“一主三化”进程明显加快。积极发展非公经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三年来,非公经济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县域经济“三化”进程明显加快。2007年47个试点县非公经济创造的增加值达到994.1亿元,占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的56.4%,比2005年提高5.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1276.34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75%,比2005年提高约5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36%,比全省高近5个百分点。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到3500家,实现销售收入460亿元,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162家,大部分集中在47个试点县。

  3.特色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三年来,各试点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培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取得较大成效。红塔、弥勒、会泽等县区发展卷烟及配套工业,带动全县工业蓬勃发展,工业增加值占到其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到69.8%、77.5%和62.4%,远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据全省各县前列;通海县发展五金制造、食品和彩印包装业,推动全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6:42.6:36.8这样一个与目前我国、我省总体结构相一致的二三一格局;宣威市推行矿电循环经济,云县推进农业产业化,文山县开发三七生物医药产业、腾冲县实施“旅游兴县”战略,都打造出了大企业、培育出好品牌、提高了知名度,促进了特色经济大发展。

  4.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三年来,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有针对性地在财政、金融和领导服务上,给予47个试点县重点扶持,促其率先发展;对发展慢、基础设施差、困难多的25个边境县实施“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以促其跨越发展;对其余62个县适当在项目安排上给予扶持,并纳入综合考核范围,建立激励机制,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得到较大改善。特别是25个边境县,2007边境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34.3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9.1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4.12亿元,比2004年分别增长70.9%、152.5%、120.5%,比全省水平分别高出近18、43和46个百分点。各县在经济发展取得突出成效的同时,文化、卫生、科技、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5.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发展思路进一步清晰。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各地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总结起来就是坚持以非公经济为主,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一主五化”发展方针,突出有一个好思路、有一批好项目、有一个好的投融资平台、有一套好的政策措施的“四有”重点,抓好特色产业体系培育、城镇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七项”工作,提高县乡干部的领导、发展、创新、执行“四个”方面的能力。这一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6.竞相县域经济发展的氛围明显浓厚。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引导下,各级各部门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不断提高,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增强。省级部门重心向下,高度关注县域经济发展;各州市纷纷制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玉溪、曲靖、思茅等部分州市还在制定“十一五”规划过程中,把县域经济规划作为专项规划专门部署;县级领导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比、学、赶、超的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各界关注县域经济,专家学者研究县域经济,新闻媒体宣传县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一年比一年好。

  (二)主要经验

  1、必须坚持加强协调领导。发展县域经济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三年试点工作中,省政府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协调小组,负责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每年召开一次协调小组会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小组的日常作,三年来共召开了10次工作会议,11次专题座谈会,印发协调小组及办公室通知等文件30余个、工作简报10期,较好地发挥了协调、促进、服务的作用。16个州(市)、47个试点县也都先后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在制定规划、明确目标、确定重点、落实政策等方面,发挥了第一线的指挥和执行职能。省县域办促成驻滇11家银行金融机构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小组,组织召开了两次银行金融机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通过县域办和各银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在金融机构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初步搭起了合作桥梁和沟通纽带。目前全省已经建立并形成了领导挂帅、三级联动、部门行动的良好工作机制,切实保证了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

  2、必须坚持狠抓落实。三年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在资金投入、产业扶持、责任考核、表彰奖励、督导检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47个试点县如期或提前完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考核责任目标。省政府研究室每年底都组织有关单位深入试点县开展督查和调研,认真检查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省财政厅积极落实专项资金,三年投放3亿元,累计扶持优势产业项目621个;累计兑付财政包干考核奖励资金11.6亿元(含非试点县新平县,其奖励资金按50%发放),进一步增强了试点县财力。省统计局每年对129个县严格进行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核,并评选出“10强县”和20个先进县,为此省委、省政府每年兑现奖金600万元,加上将要兑现2007年的奖励,兑现奖金累计达1800万元。省银监局认真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创金融产品,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放,三年累计投放贷款4175.5亿元、占投放总额的54.5%,净增1312.5亿元、占净增总额的68.2%,呈现贷款比例高,增长速度快的特点。尤其是农业银行投入县域经济的贷款比例,占其各项贷款的72.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47个试点县三年投放贷款累计达1007亿元,年均增长35%。此外,省发改委、经委、农业厅等有关部门,从自身职能职责从发,在基础设施、特色工业、农业产业化等方面,也加大对县域经济的倾斜和扶持,较好地落实了省委、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各项扶持措施。

  3、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县域经济涵盖“三农”、联结城乡、内含经济与社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面。在三年实践中,各县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牢固树立新农村建设主抓靠县的思想,县级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发挥“一线指挥员”的作用,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切实解决好本县的“三农”问题。47个试点县,尤其是官渡区、红塔区、麒麟区、宣威市、大理市等,新农村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基本走上了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促互动的良性发展道路。各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还特别注重建立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各试点县大力开展平安县创建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总之,试点县始终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做到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措施既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又体现统筹的观点、系统工程的观点,努力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三)主要问题

  1.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实力较弱。全省县域经济竞争力长期处于全国的后列,县域经济规模较小。2007年西部百强县的平均规模为:地区生产总值74.5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8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80元。我省仅有10个县进入西部百强,其中6个县位次排在30名以后。我省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为:地区生产总值36.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8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4元,分别仅相当于西部百强平均水平的49.1%、48.7%、44.7%和67.9%。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低于全省县域平均规模的多达100个县,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8%。地方财政收入超过3亿元的县只有22个、占全省总数的17%,少于5000万元的县仍有24个。“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面貌尚未根本上改变,加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任重道远。

  2.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突出。2007年,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西山区、麒麟区、红塔区、大理市、楚雄市等8个县(市、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比2004年增加了2个,主要集中在滇中。全省经济总量居前10位的县(市、区)生产总值总和为1928.9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0.85%,是居后10位的34.48倍;财政总收入居前10位的县(市)合计为194.1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17.47%,是居后10位的50.78倍。生产总值最高的五华区为391.6亿元,最低的贡山县2.35亿元,相差166倍;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五华区为10.77亿元,最低的西盟县0.13亿元,相差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红塔区60878元,最低的镇雄县2132元,相差28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安宁市2697元,最低的红河县78元,相差33倍;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官渡区5965元,最低的贡山县894元,相差6倍。县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突出反映了我省区域、城乡和工农三大差距悬殊的必然性。

  3.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和制机制制约严重。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中沟通不够、措施不力、办法不多、思路不活,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还没有正真形成。体制上事权与财权不对等,权利与义务不统一,“事多钱少、责重权小”,成为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机制上审批权限存在你放我不放、手续繁琐、衔接困难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4.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每年1亿元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除重点支持47个试点县培育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外,还要顾及其余80多个非试点县,落实到每个扶持项目的资金不过50万元,扶持力度明显不够。而且,扶持资金一般到第三、四季度才下达,也一定程度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于县域金融机构萎缩,放贷条件要求高,县域融资十分困难,县域经济发展受资金、土地、人才制约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有加剧之势。

  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情况

  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8项大的政策措施,即:建立综合评价及考核制度,选择部分县先行试点,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金融保障水平,稳步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和机构、户籍改革,深化农村改革、落实各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三年试点工作中,8项政策措施总体落实较好,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中行政区划调整、30亿元政府信用贷款等少数措施无法落实。

  (一)落实较好的政策措施

  1.建立综合评价及考核制度。省统计局按照实事求是、科学、精简、容易考核的原则,从发展实力、发展潜力、发展活力三方面入手,科学制订评价考核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全省县域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及考核,建立了综合评价及考核制度。2005年对2004年的县域经济进行了试评,从2005年开始正式测评此后每年进行一次,分别评出综合指数位于前列的10个强县、发展潜力和发展活力指数位于前列的各10个先进县。根据考评的结果,省委、省政府已于2006年、2007年分别对“十强县”和“先进县”进行了表彰奖励,此项奖励资金共计1200万元,若加上2007年的奖励,将达到1800万元。同时,省委组织部按照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改进了对县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把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业绩作为县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通过健立县域经济综合评价考核机制,给县级领导班子压担子,奖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各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全省上下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县域经济发展势头。

  但是,由于综合考评指标体系既定后适用三年,对变化了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不能及时反映出来,比如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节能减排等任务目标是在考评指标体系制定后才新增加的任务,就没有纳入考评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评的科学性、全面性、合理性。此外,综合考核结果一般要到次年5月底才出炉,时间稍显迟滞,致使县域经济工作年度计划不能做到早安排、早部署。

  2.选择部分县先行试点。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选用了基本能反映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的10项指标,认真筛选确定了官渡区等47个试点县,这些试点县覆盖全省16个州市,其中,既有综合实力较强的县,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虽不太高但发展潜力较大的县。对于这些试点县,省里在投资、财政、经济管理权限等方面给予了重点倾斜,三年来,试点县实现了工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后劲增强的预期目标,积极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3.专项资金与财政目标考核奖励措施。在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落实上,省财政三年安排资金3亿多元,有力地支持了县域特色经济项目的建设。在县域经济发展财政目标考核奖励落实上,累计兑付财政目标考核奖励资金11.6亿元(含非试点县新平县,其奖励资金按50%发放),进一步增强了试点县财力。其中,2005年兑付考核奖励资金2.96亿元,2006年为3.41亿元,2007年达到5.17亿元。

  4.金融保障措施。三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县域经济建设这一主题,积极筹措资金、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按要求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其中农业银行新增贷款的70%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业发展银行当年新发放贷款的90%以上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从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贷款情况看,农业银行投入县域经济的贷款比例,已占其各项贷款的72.2%;农业发展银行对县域经济净增贷款比重也达到90%以上。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

  5.实施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为保证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顺利实施,省政府建立了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问题,制定管理办法,审定年度计划,促进资金、项目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加快了18类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的建设步伐。2007年,甘蔗、茶叶、橡胶、蔬菜、马铃薯、水果、蚕桑、花卉、咖啡、中药材等10种优势特色农产品面积达到3650万亩,产量也大幅度增长,其中烟叶、鲜切花、咖啡、茶叶、橡胶、甘蔗、马铃薯、核桃等面积和产量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加工、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取得重大进展,除烟草外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达580亿元;绿色、无公害、有机“三品”认证规模快速扩大,目前认证企业已有579家、1023个产品;农产品出口突破6亿美元,年均增长10%,全国排位上升到第11位,居西部第一。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迈出新步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农产品综合市场551个、专业市场198个,开通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农产品商品率达55%。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突破3500家,实现销售收入突破450亿元,上缴税金突破15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突破100亿元,农民从事产业化经营收入达185亿元。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62家,实现销售收入190亿元、上缴税金5.8亿元、带动农户530万户,其中销售收入上1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达到4家,实现零的突破。

  6.深化农村改革。一是农村税费改革顺利完成。2005年共有110个县实行了农业税免征政策。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累计减轻农民和涉农企业负担87亿元,其中,减轻农民负担约60亿元,企业减负约27亿元。二是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全省共撤并减少乡镇257个、减少村民委员会150多个、村民小组1600多个,精简村组干部1.3万人,不仅优化了乡镇布局,节约了行政成本,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县乡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步伐加快。全省已有85个县的966个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乡用”,加大了对县乡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实行村级公用经费补贴,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运转保障水平。四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2007年全省义务教育“普九”县达到121个,全部免了610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200多万名农村寄宿贫困学生享受到了生活补贴。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农村金融体制、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也得到稳步推进。

  (二)基本落实的政策措施

  主要是“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这项政策。三年来,省投资主管部门按照《决定》要求下放投资项目审批权限,对“五不一鼓励”的投资项目不再审批,由投资主体自行决策。但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的影响,土地、资源、环保、安全等部门的权限受到限制,随之带来你放我放不了的问题,影响了一些项目难以实施。

  (三)尚未落实的政策措施

  1.30亿元政府信用贷款。根据《决定》要求,省财政通过“政银合作”方式每年筹集10亿、三年30亿元政府信用贷款,按照资本化、市场化、产业化运作原则,通过专业投资公司,建立融资平台,以参股、担保等方式,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由于省农业投资公司于2006年3月才挂牌,原定4500万元的资本金仅落实了农业厅的2000万元,融资功能尚未发挥,每年10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信用贷款也随之落空。

  2.行政区划调整尚未进行。由于行政区划调整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原计划对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的县级行政区划作进一步调整的工作没能进行。

  三、对下一步县域经济工作的建议

  县域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圆满结束后,标志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作重心应当由集中力量抓点,向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转变。为此,建议创新工作模式、发展思路、扶持方式、管理体制、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加速崛起。

  (一)实施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我省县域众多,各县市区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结构不同、发展基础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在认真分析县市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比如按综合发展水平,将129个县市区分为几个类别,实行分类指导,以类定标、因类施策,让各类县都有思路引领、项目支撑、资金支持、政策推动,找到发展的方向,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

  (二)突出重点,不断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发展县域经济,要破除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一般化发展观念,树立“不求其全、但求其佳”的特色经济观念;破除片面强调自然资源的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破除片面强调依靠上级扶持的观念,树立不等不靠自我发展才是决定因素的新观念;破除片面强调政府推动大项目的观念,树立市场化经营、多元化投入、全民创业才能最大限度推动发展的新观念;破除片面强调本地市场要素的观念,树立大开放才能大发展的新观念。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任务,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把城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取向,把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方略,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力量,努力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夯实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支撑上取得新突破。

  (三)积极开展扩权强县试点,从体制上挖掘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全国已经有22省市采取了扩权强县或强县扩权的措施,这是县域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通过实施扩权强县试点,逐步破解县域经济发展中“任务硬、手段软”的难题,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激活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打造一批经济强县,带动我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我省县域经济实力弱、财政自给率低的实际出发,采取试点先行、从少到多、逐步推开的步骤,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先在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试点。为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应制定开展扩权强县试点的实施意见。

  (四)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统筹推进129个县市区发展的新阶段,要实施更多的县域经济扶持项目,就必须增加专项资金规模。各级、各部门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要认真研究整合各类建设资金的措施和办法,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金融部门要认真研究县域金融体系建设问题,切实解决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要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要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与本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与上级金融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起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业务发展规划,支持和引导企业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此,应进一步完善财、金融扶持措施,并出台新的财政扶持和考核奖励办法,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扶持县域经济的意见。

  (五)进一步完善考核奖励办法。过去三年,我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工作比较扎实,在人事、财政、发展三方面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考核和应用体系。但是,在县域经济发展工作进入全面覆盖、分类指导的新形势下,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办法,以更好地激发和调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能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要求。建议省统计局制定新的县域经济综合考核评价及及奖励办法。

责任编辑:丹子

栏目更新

精彩图文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增城新农村建设一景
刘福刚、黄品优、马壮壮合影
刘福刚、黄品优、马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现场
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辑黄品优和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福刚合影
广西县域经济网总编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