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县域经济网 网站首页广西动态县域看点县域经济乡村县域旅游社会文化县域频道策划作者专区县域经济专刊
 
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2007年度“十佳县”表彰会议 >> 走进“十佳” >> 大新县

大新县:奋力跻身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强县

作者:中共大新县委员会 大新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08-08-01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大新县2007年县域经济发展概述

  大新县地处桂西南,毗邻越南,边境线长40多公里,全县总面积275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和1个华侨经济管理区,总人口36.2万。"蔗糖、矿产、旅游、水果"是全县四大支柱产业。锰矿储量居全国首位,有"中国锰都"之美称;盛产甘蔗、龙眼、苦丁茶等,是"龙眼之乡"和"中国苦丁茶之乡";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最美的瀑布、亚洲第一跨国大瀑布--德天瀑布闻名中外。2007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发展县域经济工作的有关精神,认真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开放活县、民营富县、旅游旺县、科教兴县"六大战略,奋力实现"跻身广西区域发展强县"的宏伟目标,依托资源,促进转换,形成了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特色县域经济。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94亿元,增长2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03亿元,增长99.3%;财政收入4.08亿元,比上年增加1.5亿元,同比增长57.8%,首次突破四亿元大关,增幅排全区109个县(市、区)第一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055元,同比增长39.9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3元,同比增长25.82%,全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

  锰糖结合,优势工业引领县域经济发展

  大新县始终把发展蔗糖、锰业、水电业作为发展工业的重中之重来发展,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县域经济发展脊梁进一步壮实,成为崇左市率先步入初级工业化的县份。2007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0.18亿元,同比增长71.8%;实现工业增加值14.87亿元,同比增长43.5%。一是锰电结合,着力打造锰业航母。加大推进锰产业节能技改、优化结构力度,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加快完善锰工业基础设施建设,锰工业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全县锰矿加工企业达到67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全县锰冶炼企业装机容量从2002年的12万KVA迅速扩大到25万KVA。2007年锰业完成产值26.0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92%;锰产品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其中硅锰、硫酸锰、电解二氧化锰等品牌产品填补了广西锰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空白。随着锰加工业的快速发展,供用电企业在电源、电量上的矛盾日趋突出,形成了制约产业发展新"瓶颈"。为此,我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了对电网、电源的建设力度。全县共建有水电站16座,四座110KV以上的变电站,以及在建一座550KV变电站,另外建设有15座35KV变电站。2007年电力业完成产值4.43亿元,同比增长81.9%,实现了电力和工业生产双丰收的互动格局。二是工农结合,建设制糖新高地。积极稳步扩大甘蔗种植面积,调整优化甘蔗种植结构,加快实施甘蔗生产"六化"建设;加大制糖企业的技改投入,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实现了企业增效、蔗农增收、财政增长的三赢目标。2007年制糖业实现增加值3.08亿元,同比增长15.2%。2006/2007年榨季全县蔗农销售原料蔗总收入达到4.02亿元。三是优化布局,打造工业发展平台。进一步加快桃城工业园、下雷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鼓励锰矿加工企业将新的基建项目、技改项目、高新科技项目、出口创汇项目集中到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形成规模锰企业集群。2007年集中区总产值达26亿元,上缴税金达2.2亿元,园区经济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四是重点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坚持把发展非公经济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倾斜政策,全力扶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07年非公有制工业占县域规模工业的比重为78.35%,总产值同比提升6.21个百分点,全县30家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0亿元,同比增长52.6%,创历史新高。非公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主力军。

  优化结构,生态农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大新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沼气池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龙眼、苦丁茶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向"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经营模式转变,建设"生态农业强县"初见成效。全县累计建有沼气池4.91万座,沼气池入户率69.3%,建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7.1万亩。2007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6.99万亩,总产量12.47万吨;扩种甘蔗6.51万亩,甘蔗种植面积达到37.0万亩,首次实现全县人均有蔗1亩以上;水果、苦丁茶、剑麻等特色农业稳步发展,获得"自治区创建无公害水果生产示范基地县"资格证书。水产畜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2.92万吨,水产品产量1.05万吨。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荣获"全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先进县"称号;首批25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全部实现扶贫开发规划目标,通过区、市两级验收,优秀率达100%。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6.32万人,劳务经济收入3.42亿元,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第二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称号,是全区获得此项殊荣的两个县(市)之一。

  打造品牌,旅游和外向经济拉动县域经济发展

  在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的基础上,大新县以建设"中国旅游强县"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德天旅游品牌效应明显提升。2007年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达76.2万人次,同比增长43.8%;旅游综合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54.3%;旅游总人数及总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大新德天瀑布景区成为广西重点打造的四大旅游精品之一和第二张"旅游名片",获得国家4A级景区、"中国最美的瀑布"、"全国最受欢迎的景区景点"、"广西十个最好玩的地方"等一系列殊荣。加强与越南联系和沟通,强化边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边境贸易管理,积极拓展对越贸易业务,全县边境贸易持续稳步发展。2007累计实现边贸进出口总额1.17亿元,比2006年的2361万元增加9341万元,增加3.96倍。旅游、边贸业的壮大,促进了交通、邮电、通信、酒店餐饮、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外引内联,项目建设激活县域经济发展?

  大新县抢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区域合作带来的发展机遇,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促进大发展的突破口来抓,着力优化投资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招商,积极引进项目,以项目配置资源,增加投资,扩张优势,增强发展后劲,通过项目的拉动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2007年全县招商引资项目75个,到位资金18.05亿元,同比增长158.9%;其中新开工项目53个,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275.8%。德天·丽水边城、桃城500千伏变电站、东盟商业广场、中信大锰公司大新分公司年产3万吨电解金属锰、下雷水电站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大新县以工业化为依托,以参加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活动为契机,按照"高位规划、品牌建设、产业兴城、商业运作"的城市发展思路,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掀起了城镇化建设的新高潮。到2007年底,先后完成了县城城东商住区、德天广场、桃源小区、文化广场、桃源路、养利路、交易场街心花园等一批城建项目,县城建城区面积达到4.67平方公里,城镇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荣获了广西第六届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竞赛县城c类特等奖。引进小城镇建设资金5300万元,各中心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县14个乡镇全部通油路,县境内公路里程达到759.83公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卓著,涌现了一批如霞山屯、慢陆屯等特色鲜明的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36%,县域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

责任编辑:丹子
走进十佳
SQL Error: select * from ***_ecms_news where classid in (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 and titlepic <>'' and isgood=1 and checked=1 group by classid order by classid limi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