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8日,两家由梧州学院毕业生申请的微型企业获得了梧州市工商局颁发的微型企业工商营业执照,几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成为我区出台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政策之后的最先受益者。截至8月16日,全区已有634家微型企业登记注册,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微型企业,顾名思义,就是比小企业还小的企业,却又不同于个体工商户,而是介于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一种组织形态,俗称“草根经济企业”。扶持微型企业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而采取的一项基本措施。
政策出 行动速
2011年3月29日,我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微型企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七大措施鼓励八类人群创办微型企业,成为继重庆市之后,全国第二个大力扶持发展微型企业的省区,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6月21日,自治区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意见》的有关内容,得到各市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创业者的积极响应。
政策一出,各市、县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相继成立了领导机构,下设微型企业办公室,明确专人、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此项工作。
《意见》出台不到1个月,梧州市就在梧州学院举办了“微企创业与发展报告会”,由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人员进行演讲和宣传,开展了首次进校园普及微型企业相关政策的活动,两个大学生自主创业团队获得了工商部门审批授予的微型企业工商营业执照,成为我区大力发展微型企业举措的最早受益者。
与此同时,南宁市微企办各成员单位通过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居民小区发放问卷调查表,开展大范围调查摸底,全市共发放问卷调查表格3.63万份,对照自治区规定的八类人群扶持标准,发展对象5.1万多人。
在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南宁市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配套措施,同时,在办证大厅开通微型企业注册登记专用窗口,为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投资者开设“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
由于创办微型企业在我区尚属新生事物,许多符合扶持条件的拟创业对象对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不了解,南宁市工商局作为全市微型企业发展的牵头部门,紧紧依靠基层力量,利用工商所对辖区的了解,下放审批权限,通过工商所干部对前来咨询和办证者不厌其烦的口头讲解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相关政策,由申办个体工商户改为申办微型企业。县级工商部门则利用周末走家串户,到符合扶持条件的对象家中进行上门宣传和动员,想尽一切办法助其创业。《意见》出台仅3个月,南宁市就已发展微型企业220家,注册资金(本)2012万元,涉及扶持对象中的七类人群。
截至8月16日,全区已有634家微型企业登记注册,其中南宁市登记314家、柳州市17家、梧州市200多家、贵港市62家、百色市10家,桂林市5家。
扶上马 送一程
“我是做电子科技的,但拿到营业执照之后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姑娘茫然而又期待地向工商部门寻求帮助。
针对众多创业者“只有冲劲,却不知具体操作”的现象,各地微企办不约而同形成了一个共识:不仅要通过政策将创业者扶上马,还要通过创业培训和其他各种帮助将创业者送上路。
为帮助提高“草根”企业的“存活率”,最大限度地确保微型企业立得起,站得稳,叫得响,广西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不断加强创业基地和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对微型企业的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主动为微型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区正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微企培训场所16家(处),增加微企培训经费1331万元,今年下半年计划培训微企人员3.51万人。
作为微型企业牵头部门的工商局,更是为这些“草根”创业者不遗余力。如百色市工商局对申请人递交的创业投资计划书或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组织评审;南宁市工商局则要求工作人员对已登记的微型企业进行回访,还建立了微型企业创业指导服务站,派出联络员深入微型企业帮助解决困难,受到企业好评。
2010年底,走出校门自主创业的白扬想注册一家公司,却因难以支付每月数百上千元的办公室租金而搁浅。正当他一筹莫展之时,政府出台了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仅一天时间,他的“广西南宁相思湖葡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获得了营业执照,成为南宁市首批微型企业之一,不仅能得到政府提供的3万元扶持资金,享受税收、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还得到了有关部门其他许多分内分外的帮助。如当公司欲购置10多台风扇用于葡萄园夏日降温而需要增加用电时,附近乡民因不了解情况而拒绝他们从镇里拉电。南宁市高新区工商分局得知后,主动帮其向镇政府解释争取,终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类似事情不胜枚举。“我们现在都有些依赖工商局了,一有不懂就去咨询,一有难处就去求助,总能得到热情的解答和帮助。”白扬昔日的同学,如今的合伙人廖原向记者坦言。(记者 杜蔚涛 实习生 邓丽丽)
说起有关部门对企业的支持,位于南宁市淡村商贸城的某小酒楼老板徐先生竖起了大拇指:“发展为微型企业后,工商所的同志经常主动来传递信息,讲解政策,并且对我们的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潜力大 前景阔
微型企业被誉为大企业的摇篮。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型企业或公司都由微型企业发展而来,美国的微软和惠普公司就是成功的典范。远有榜样,近有政策,我区广大创业者看到了希望。
广西南宁相思葡萄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个典型的微型企业,连老板带员工只有4个人,管理着10多亩葡萄园。政府对微型企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发展措施使这个袖珍公司今年至少增收2-3万元,令创业者从艰辛备尝到信心倍增,正计划扩大生产规模,使种植面积达到50-100亩。他们坚持不惜成本采取无公害高科技大棚种植,说:“‘微型企业’这块牌匾增加了我们努力创业的动力,让我们看到了政府的支持力度,从而更有信心把企业做精做大做强。”
据统计,我区具备创办微型企业条件的人群数量高达261.9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1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11.14万人,返乡农民工41.61万人,“农转非”人员7.66万人,库区移民121.62万人,被拆迁户14.36万人,残疾人55.97万人、城乡退役军人4.38万人。
庞大的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潜力。有关专家指出,微型企业规模虽小,但数量庞大,依靠团队力量,能产生所谓的“蝴蝶效应”:一个小小的扰动可以通过系统的加乘作用放大。目前,我区各地正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扶持措施,把政策资源、创业资源和自然资源有机结合起来,优化投资创业环境,争取把所有的创业愿望转化为微型企业的实际行动,从而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
记者在自治区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采访时了解到,2011年全区预计发展微型企业10677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