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输送机启动,二号输送机启动,三号输送机启动,四号输送机启动,采煤机启动……”
3月18日上午,随着地面调度指挥中心远程集控数字化信息的传递,右江矿务局塘内煤矿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广西最先进的第一条机械化、自动化煤炭生产线,轰然开动。隆隆机声,滔滔煤浪,蔚为壮观:采煤机飞速旋转,犹如煤海蛟龙,翻腾起黑色巨浪,排山倒海,然后汇聚于千米输送机,以一泻千里之势,流向地面工业广场。
在现场指挥启动仪式的右江矿务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叶仿拥满含豪情介绍说:“这是目前广西最先进、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全程实现数字化管理,远程集中控制——生产指挥人员通过地面高清晰大屏幕指挥生产,使井下作业一目了然,可以随时根据生产安全需要作出适时准确的调整,既保证生产高效又保障作业安全。现在,井下工作面每班仅需17名工人,一天可生产出5000吨煤炭,与过去每班一百多人拼体力,一天不过三四百吨产量比,生产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煤矿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去年在右江局那读煤矿发生“7·21”特大矿难事故,给右江局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新班子成立后,他们痛定思痛,忍辱起步,弯道加速,临危崛起,凤凰涅槃,决心改变煤炭生产长期以来的落后面貌。他们把塘内煤矿机械化改造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践项目,以创新思维及跨越式发展理念,筹集资金近1亿元,从2008年9月起全面启动塘内煤矿机械化、数字化改造,仅用短短180天,就把年产不足30万吨的小型煤矿改造成为年生产能力超过100万吨的现代化煤矿,建设速度之快为广西乃至全国煤炭工业史上所罕见。
宽敞的综采工作面,一排排坚固的自移式液压支架,如钢铁卫士守护着矿工的安全;年轻帅气的青年矿工,轻轻按动开关,割煤机如利刀削泥,把坚硬锃亮的煤炭切割下来,然后争先恐后、滚滚滔滔奔向输送机,或如黑色河流,或似黑色的瀑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工人看着先进的生产流程,久久不愿离开,眼眶浸满了泪花,眼前仿佛涌现出他们那个年代人力推车、人力打眼放炮攉煤的艰辛情景:“广西煤炭工业的历史,从来就是用‘生产手段落后’、‘低产低效’这些令人沮丧的字眼写成,过去不仅产量效益低下,而且矿井抗灾能力低,安全隐患多,事故时有发生。现在煤矿工人赶上现代化了,真幸福啊!”
当老职工们在舒适干净的生产指挥调度中心,通过先进的数字化系统,从大屏幕高清晰的电视墙,一目了然了解到千米井下生产安全信息,并随时可根据需要适时指挥生产、启动安全系统,老工人们个个惊叹不已:真神呀,不用下井也能指挥煤炭生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