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工现象”的文化视角解读

  题记: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在柳工荣誉室里,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共同颁发的2007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熠熠生辉。

  国内共有230多家大型企业参评,仅25家企业获此殊荣,柳工成为广西惟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柳工获奖的理由:企业文化资源是柳工独特的和最有价值的战略资源,企业的文化优势也构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柳工用骄人的业绩对此作了生动的诠释:2006年销售收入81亿元,2007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60亿元,同比再创历史新高;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柳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柳工在西部快速崛起,被业内称为“柳工现象”。

  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说,“一切进步总是缘于观念及文化的进步。”长期以来,柳工正是以企业文化育企业之“本”,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把人们称之为“软实力”的企业文化变成硬实力,引领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它可以激发群体智慧和协作精神,推动企业——

  跨越4000米高度

  50年前,柳工从上海搬迁到柳州时,谁也想不到这个普通的工程机械厂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50年的文化积累和不断整理提升,形成了柳工员工广泛认同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柳工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柳工人坚信,柳工的使命是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和服务,柳工的生存价值在于为客户提供高施工效率、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工程机械产品。

  从这一认识出发,柳工致力于为客户研制高品质的工程机械产品。为此,从70年代起,柳工先后花费了30年时间,对高原装载机进行探索研发。

  4000米,这是卓越企业与优秀企业的分界点。机械设备如同一个人,在缺氧条件下也会运行艰难。

  困难阻挡不了柳工人前进的步伐。2001年5月25日,柳工自主研发的ZLG50G装载机通过专家的鉴定:这是惟一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高原性装载机,是惟一一个能适应高原环境的装载机,填补了国际空白,国内首创。

  这种拥有10多种技术专利的高原特种装载机一推出就为柳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第一批订单就是近千万元的合同。目前,在青藏高原装载机市场,柳工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延伸阅读——

  追问: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柳工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柳工人曾苦苦追问,反复求索。

  王晓华说,准确合理定位企业存在、发展的意义,是企业的基本命题,也是造就百年企业的指路明灯。柳工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客户提供高施工效率、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工程机械产品。青藏高原的特殊工况对柳工产品品质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柳工人以履行使命为自豪,勇敢迎接挑战。

  从我国第一台装载机的诞生,到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机问世;从国内同行产销第一,到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柳工人自强不息、打造民族品牌的步伐从未停止,气势如虹。

  美国学者阿伦·肯尼迪一项研究表明:具有崇高信念的公司全都有着一模一样的出色的绩效。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工程机械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需求的生存价值的坚守,使柳工创造了10多项“行业第一”,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并优于工程行业其他企业的发展。

  独特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独一无二的、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生命源泉——

  信念激励柳工健康成长

  在柳工,有句话很响亮:“世界柳工,源自中国”,从中可以看到柳工的志向。

  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是柳工的愿景。50年来,这一梦想激励柳工成长,激励柳工致力于人才、管理、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的国际化。

  1958年,第一代柳工人从上海等地千里迢迢来到柳州,拉开了艰苦创业的序幕。1966年10月1日,中国第一台轮式装载机在柳工试制成功。从此,柳工走上了一条充满着竞争和希望的大道。

  1979年,柳工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转变经营机制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1993年11月28日,柳工成立了广西柳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工引资合作,大力投入技术改造,全力打造实力柳工。

  面对全球化竞争,公司董事会审时度势,2002年4月作出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建设“开放的、国际化的柳工”。

  王晓华说,50年来,柳工走过了为中国客户创造价值、奠定国内同行业领导品牌的辉煌之路。新世纪,我们要把柳工建设成一个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放的柳工,一个世界级的柳工。我们欣慰,柳工以高新技术产品确立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延伸阅读——

  追梦:做“世界柳工”

  柳工的愿景是“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这就意味着柳工要全身心致力于市场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品牌国际化,在国际化进程中成为世界级的企业。

  “成为工程机械行业世界级企业”是柳工在面临现实竞争环境下,根据自身实力提出的又一极富挑战性的目标。无论从全球经济走势、产业发展还是企业运营角度考虑,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出海”已经不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是一种必然。

  因为有梦,成就了柳工50年辉煌,成就了柳工今天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地位,并初步具备进军全球市场的实力。这得益于柳工人不满足于现状、居安思危、居稳求变的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得益于不断设立新的挑战性目标,尽一切努力实现目标。

  从文化着手,用崭新的文化吸引人、改变人、造就人、留住人——

  让员工感受“家”的温暖

  以人为本,合作创造价值,是柳工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年,柳工坚持与员工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价值、共同成长。

  柳工附件公司的银雪梅,原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一线工人。公司产品开发室的一次公开招聘,使她从蓝领变成了白领。这是她人生中一次巨大的突破与成功。

  这件事让她明白,只要努力去做,一切都有可能,柳工为员工创造了成就自我的平台。

  公司热处理厂的于春说,在厂里,时常能感受到一种大家庭的友爱和温暖。闷热的夏季,工厂每天将煮好的“广东凉茶”送到炉火前工作的员工手上。还购买清火麦片、保济丸、清凉油、维C银翘片、正红花油等一些常用药让员工随意取用。

  柳工工会主席说,这些事花钱不多,却展示了柳工对员工的理念,那就是尊重员工,把员工当作宝贵财富,体现人文关怀。

  公司成都办事处维修人员吴庆对此感受深刻。有一次,他工作了一天,饥肠辘辘、一脸疲惫回到办事处。推门进去,大家正在吃饭,办事处主任罗国宾见状,快步上前:“辛苦了,快来吃饭吧。”旁边的同事早已把盛好的饭菜端到他面前。

  异乡的孤独,顷刻被温暖消融。吴庆感慨地说:“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工作,吃多少苦,流多少汗,都心甘情愿。”

  延伸阅读——

  追求: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成功的第一要素,高品质的工程机械产品要由技术精湛、高度负责的员工来完成。

  “以人为本”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一种理念,体现在很多细微之处。柳工的做法,最重要的就是珍视员工的感情,体贴员工。

  这些年来,柳工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把“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企业制度和日常工作中;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企业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