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树起创新发展的标杆——广西投资集团转型升级发展剪影
编者按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坚持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它们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中不断发展壮大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借鉴。近日,本报组织记者对相关企业进行了采访,今日起在要闻版连续刊发,敬请垂注。
一组输电线路如游龙般在来宾市郊腾空而起,翻山越岭,穿水渡江,将电厂巨大的电能传送到各大工业园区和企业。
这是广西区内售电侧改革的唯一试点工程——来宾大工业区域电网项目,一期投资5.6亿元,架设线路总长102公里。该电网今年8月投运后,将建设覆盖6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大工业企业,年供电量可达110亿千瓦时以上,预计拉动GDP增长300亿元,促进新增就业岗位约4500个,平均降低来宾大工业电价至少0.1元/千瓦时。
从此,盘踞该片区的河南工业园区、迁江工业园区和凤凰工业园区的众企业将尽享大工业区域电网带来的红利。不久,这个电网还将与正在建设的供热管网形成战略协同,通过电热联动降低企业成本,盘活来宾片区近百亿资产,优化铝电资源配置,为来宾工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对广西第一大国企——广西投资集团而言,来宾大工业区域电网建设只是其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一个缩影。5年间,集团已将原来单纯的电力产业延伸拓展为能源产业,由水电、火电业态扩大到核电、天然气、区域电网等领域,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过半。参控股电力装机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1/3,成为广西地方最大的发电企业,发挥了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有力地支撑起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能源板块,仅是广西投资集团5年间潜心打造的六大核心业务板块之一,其他板块分别为金融、铝业、医药医疗健康、文化旅游和国际业务。这些板块主次分明,功能分布明晰,产业间协同融合,有效对冲了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构筑了符合现代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规律的产业体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十二五”发展,到2016年底,集团资产总额3111.62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4.75倍,年均增速比自治区国资委企业高出30.4个百分点,占全区国企比重由11.01%提高到26.96%,相当于5年再造了4个广投集团。实现利润总额24.4亿元,比2011年增长超2倍,占全区比重从7.79%提高到22.50%。特别是近几年来,四项主要经济指标大幅跃升,继续保持广西国企第一,成为广西首家千亿元企业、广西首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广西首家双3A主体信用评级企业。2016年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66位,比2011年时上升了168位。2017年在广西企业100强中位居第一。
“我们正在向世界500强冲击。”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说:“我们的目标绝不是谋求集团自身的发展壮大,而是通过影响力、带动力,谋求对广西作出更大的贡献,承担起广西发展的重任。”
正因如此,广投集团坚持把企业发展放到全区发展大局中去谋划,主动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建设。5年来,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626亿元,上缴税费125亿元,拉动投资2000亿多元;累计发电665亿千瓦时,电力拉动GDP超6000亿元;县县通天然气工程已实现8市1县供气、120公里管道铺设,累计供气8亿立方米,受惠群众逾千万人。
去年2月,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提出,广投集团要勇担广西“两个建成”重任,肩负起战略发展重任,树起广西的“四个标杆”,在国企改革、创新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成为中流砥柱。
为此,集团相继出台了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的重点改革举措出台:率先在全区国企建立要素管理体系,打造广投特色管控模式、形成“总部-平台-企业”现代大型企业集团三级管控模式;率先在全区国企出台职业经理人制度;率先取得广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改革在集团的各个产业板块结下了累累硕果。仅以铝业板块为例,目前铝产业链的构建已趋完善,高端铝材产品和铝材品牌实现了从无到有。2017年上半年,百铝全面恢复产能,结束了长达3年多的减产期,为自治区稳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来铝二期正加快建设,为自治区铝二次创业奠定坚实基础;铝业已位居全国铝工业百强第4位,形成了广西本土铝产业的中国竞争力。
有了前期的改革作铺垫,广投集团未来的转型升级步伐更稳健。今年2月,自治区正式批复《广西投资集团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方案》,“资产”与“资本”一字之差,意味着集团的管理职能将发生重大转变。而集团在金融产业方面的先期改革成果,无疑将使这一转变水到渠成。
“这非常利于集团实施‘产、融、投’协同发展战略。”广投集团副总裁郭敏说:“目前集团的金融资产已占到总资产的七成。有了这个金融资产规模,加上握有涵盖证券、银行、保险、基金、租赁、小贷、担保、资产管理公司等区内独一无二的‘全牌照’,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融资等都将极其便利。”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后,可以预见,广投集团将更充分地发挥出金融、产业、投资三者的协同优势,用全牌照金融杠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重点领域和项目,激发集团创新发展的无穷活力。(记者 杜蔚涛)